很多同学择校的时候也会优先考虑院校所在城市,毕竟未来很大概率会留在当地工作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选择城市的因素

在去年发布的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上,不出意外北上广的竞争力依然不可撼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此之外一些新一线城市,也成为考生们的热门选择。大家在决定去哪座城市之前,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人口比例

作为城市中最重要的元素,想要在一个城市生活和发展,应将年轻人口比例、外来人口比例以及所获学历比例作为参考评定人口素质的标准。

它能够反映一个城市的发展可能性以及包容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机会机遇

越繁华的城市包容性越大,机会也就越多。了解一个城市的商业核心指数、交通和物流的便捷程度以及消费多样性指数,对于想要创业或者是开辟新机遇的毕业生来说,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3.人才引进

城市想要发展,人才必不可缺。高额的房价和生活成本容易使毕业生对大城市望而却步。为了广纳人才,许多城市都出台了人才引进计划,通过住房保障、医疗保障等多项帮助政策和丰厚补贴吸引人才落户。

4.发展潜力

根据商业城市魅力排行榜单的标准,城市发展潜力的评定标准涉及创新氛围指数、人才吸引力指数、消费潜力指数等。有发展潜力的城市能够给与青年人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是作为选择城市的重要分析因素。

5.城市活力

城市活力考量的因素包括消费多样性、社交活跃性以及夜间活跃程度。一个城市需要有活力才能不断地进步,为繁忙的工作生活增添不少色彩和新鲜感,以此吸引并且留住年轻人。

6.文化底蕴

一座城市发展需要活力,但是维持城市的魅力,文化底蕴必不可少。文化底蕴是包含了历史的、社会的、教育的多重因素的综合体现。有文化底蕴的城市容易让民众产生归属感,其承载着古往今来,使城市文明源远流长,历久弥新。

02、热门城市排行榜

汇总了读研热门城市榜单Top10,哪个是你们向往的?

1.北京(高校林立,学术氛围浓厚)

政治中心、经济实力强劲,国际交流频繁,许多新兴事物都会在北京首现。

论机会机遇,北京城包罗万象,许多大企业的总部都设在北京,每年都会在北京各个高校广纳人才,机遇和挑战同在。

2.上海(金融中心,繁华魔都)

中国的金融中心,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了连接南北两地的港口城市,打造了三十年浦东奇迹。

能在上海念大学真的很不错,毕竟有紧跟北大清华的复旦和交大坐镇上海,其他好学校也是一抓一大把!

3.广州(空气舒适、经济繁华)

广州既有繁华的一面又有市井的一面。这里有直插云霄的摩天大厦、富丽堂皇的金融CBD,也有各种接地气的小街小巷,听着老人饮茶、聊家常,别有一番风味。

来广州求学,你可以享受优越的教育资源、经济繁华、临近深圳,毕业后找工作也不用烦;而且广州这座城市包容性也很强,完全不用担心它排外。

4.南京(底蕴深厚、人文古朴)

东南形胜,自古繁华,多少的文人雅士、才子佳人都曾聚居于此。南京高校林立,是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

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河海大学等,文武双全。朱自清先生曾经说过,南京的味道,需要仔细摩挲与悠然遐想,南京是一座能够留得住人的城市,因其景色秀丽,也因其古朴庄重。

5.西安(古都余韵,长治久安)

西安和历史、文化、文明等关键词是分不开的。正如贾平凹所言:“时至今日,气派不倒,风范依存的,在全世界的范围内最具古城魅力的,也只是有西安。”

论高校发展,西安高校众多,有著名的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等高校,为西北的发展培育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

6.杭州(断桥残雪,日新月异)

杭州既有悠久的文化底蕴,又有现代化互联网、电商集聚地。论人才引进,研究生直接落户,提供5万套人才专项租赁住房等一系列落户政策,正在吸引大批人才走向杭州。

在杭州,随便一个大学都有不输风景区的景色,来这里读书你可能连校园门都不想出!

7.成都(天府之都,生活安逸)

去过成都的人都说,太巴适了!低廉的物价、容易上瘾的火锅,地道的盖碗茶。还有那杜甫草堂、青城山和国宝熊猫……成都的可爱因素太多了,无一不吸引着年轻人的眼光。

论人才引进,在四川省五所211高校中,有四所就在成都,为其提供了大量人才,加上先落户后就业的政策加持,展现了成都政府留住人才的决心。

8.武汉(英雄之城,春暖花开)

以前我们说起武汉,总会想起武大的樱花和驰名的“过早”文化;现在我们说起武汉,都多了一句“英雄之城”的赞美。

武汉是全国高校最多的城市之一,有在校大学生一百多万人。论文化底蕴,“学大汉,武立国”的武汉大学,可不只有樱花这么“网红”,其学术实力非常强。论人才引进,武汉为了留住众多大学生,出台了一系列落户优惠政策,范围包括租房住房和医疗保障,可谓“煞费苦心”。

但中高端产业不足,难以承接庞大的人才输出,因此就业市场不太好。

9.深圳(移民城市,开放包容)

深圳的高校建设晚于广州,但是发展迅猛。为了引进人才,深圳斥重金建设深圳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短短几年时间跻身全国大学前列。除此之外,清华北大等名校也纷纷在深圳设立分校。

论人才引进,深圳为研究生学历以上的人才提供了住房和购房优惠政策,从教育资源到人才引进政策,都展现了其渴望人才的满满诚意。

10.苏州(现代宜居、快速发展)

论文化底蕴,除了著名的苏州园林,苏州近些年在建设高校方面可谓铆足了劲,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

苏州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西交利物浦大学和昆山杜克大学的建设的发展也使得汇聚在苏州的人才越来越多。苏州有着优美的环境和宜人的气候,是一座非常适合居住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