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负债没日没夜地折磨,本以为能在亲人那寻个安慰,结果没想到,连亲人也远离你了,如果一个人惨成这样,该如何翻身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要清楚,比这种情况还要惨的人多了去了,这不是一个多么罕见的情况,我给你分享一招,只要你逐字逐句地读3遍,并去把其中的知识实践1个月,你的命运便会慢慢开始改变。

这一招是一种思维,叫“卖香蕉”思维。

卖香蕉思维背后有一个故事!

小明在路上走,突然看到一个水果店的老板,准备把受损的香蕉丢掉,他赶忙跑过去阻止了,并说:“与其丢了,不如卖给我如何?但是价格肯定不是正常香蕉的价格了。”

老板当然愿意,本来就是准备丢掉处理的,结果竟然还有人上门来买。

他们很快就在价格上达成共识了,一筐香蕉30元,小明一次性买了10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小明又去进了一些一次性的果盒与刀叉以及一些小卡片。

你猜他准备干啥?他把10筐香蕉全部剥开,放在小盒子里,还在小卡片上写了很多祝福语,贴在了小盒子上。

那天晚上刚好是情人节,小明如此有创意的产品,很受欢迎,一晚上就把10筐香蕉卖完了。

后来一算,足足赚了5000块。

从300,到5000,同样的东西,换了一个办法,价值就翻了10倍,这便是卖香蕉思维的厉害之处,可以化腐朽为神奇,挖掘出很多意想不到的价值。

光我这么说2句话,你肯定还是没法从卖香蕉思维里学到点什么,我从中梳理出了2点干货,我会解释的通俗易懂且详细,希望对你有帮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启发1:任何东西都可能帮你赚钱,少忽略,多思考

任何东西都能帮我们赚钱,哪怕是最常见的扫地拖地。

这个场景下,也诞生出了很多厉害的扫地机器人。

如果我们的思维,是那个开水果店的老板,面对受损的香蕉,我们的想法是:“这个香蕉受损了,肯定没有顾客买了,我还是把它们丢了算了。”

这就是一种固化思维,把香蕉定义为普通水果,觉得顾客只会买好的,新鲜的水果,受损就一点也不爱了。

确实,如果只是给香蕉赋予普通水果的身份,顾客只会偏爱买新鲜、优质的香蕉。

但把香蕉赋予一种新身份,或者换个方式处理售卖,就像故事里小明做的那样,那香蕉的身份就不再是普通水果了,而是属于节假日的一盒特色水果,身份变了,顾客在乎的东西就变了,有没有那么新鲜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特色与创意。

小明只是改变了一个东西的定位与售卖模式,就把不值钱的东西创造出了更多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一个这样的故事。

有一头病驴只卖100块,很多人都嫌弃它,因为他们觉得驴子生病了就干不了活,买了也没用。

没想到有一个人,花了200块买下了这头驴。

看似愚蠢的行为,却帮他后面赚了1600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