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尔术世家:最受成吉思汗信任,传承六世8王,始终抗拒汉化。成吉思汗麾下的四大功臣,木华黎、赤老温、博尔忽这几位名字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不过,除了他们之外,还有一位堪称亲密无间的同族近亲,在成吉思汗最落魄的时候,第一个主动伸出了援手。这个人就是博尔术,一个追随成吉思汗六十余载的老部下。他和后人有着血脉相连的渊源,一脉相承六世八王,却始终保持着蒙古民族的纯正血统,拒绝汉化。那么,这位成吉思汗最亲密的老朋友,他的家族到底经历了怎样的沉浮兴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朋友的一番话,胜似亲人百句诺。对于成吉思汗来说,就是博尔术这个小小的13岁男孩,在他最困难的时候,伸出了友谊之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早就在1176年到1177年这个时候,成吉思汗家唯一的财产八匹骏马被盗,他只能骑着一匹破旧的黄马去追踪盗马贼。就节骨眼上,博尔术这个小伙子慷慨相助,不但借给了成吉思汗一匹好马,还亲自陪同他去追回了被盗的马匹,拒绝了任何报酬。俩人就这样结下了生死之交。

转眼到了1178年,成吉思汗娶妻之后,就派亲弟弟去请博尔术做伴当。从此,博尔术就成为铁木真的贴身红人,和他那个"共患难、同甘苦"。在成吉思汗称王之前,无论是打仗征伐,还是遭遇艰难险阻,博尔术都挺身而出,始终陪伴在主子身边,可谓立下了汗马功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功高震主,博尔术自然也沐浴圣恩。1206年蒙古国建立,他获封万户长,位列前三功臣之一;西征时更是追随成吉思汗万里征程。直到1227年,博尔术病逝,成吉思汗悲痛万分,视他如亲人一般。1301年,博尔术被追封为"广平武忠王"。

子承父业,儿孙满门。博尔术的儿子孛栾台被视如己出,袭父万户长之职,追封"广平忠定王"。接着是孙子玉昔帖木儿,被元成宗视为扶持王朝的"股肱之臣",追封"广平贞宪王"。元朝开国之初,博尔术一门三代人,已是权倾朝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玉昔帖木儿的事迹更是传奇。他少年起就受成吉思汗重用,后来被元太祖忽必烈召入宫中,看重其人品才气,先后拜御史大夫、录军国重事等要职。最引人注目的,是在1287年的王室内乱中,玉昔帖木儿率兵三战三捷,迅速平定哈丹、乃颜的叛乱,配合忽必烈一举消灭了反贼,广受赏识。

元太宗铁穆耳即位后,玉昔帖木儿的地位更是攀上高峰,获赐尚方玉带、镇守北疆,妻子也获赐孙服。可惜的是,这位年仅54岁的大功臣于1295年病故,元太宗为之震悼,追封"广平贞宪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歌可泣的是,玉昔帖木儿死后被成宗构陷"谋反",成为打压晋王甘麻剌的棋子。看来功高震主,反受猜忌,注定是权力游戏中的宿命啊。

玉昔帖木儿的第三子脱脱哈,袭爵成为第一任正印广平王。可惜他在英宗朝被诬陷谋反,遭当朝处决,家产被抄。长子木剌忽继位,却在两都之争中站错队伍,被文宗削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子哈班继任广平王,但也仅仅记载有此一事。重振家声望的,是重孙阿鲁图。他一路高升,先拜翰林学士,后任枢密院事、中书右相、修国史等重要职务。可就在他声威日隆之时,又遭奸人构陷,两次被罢相。直至1351年,阿鲁图获重用为太傅,但这一年也是他去世的年份。人生无常啊。

广平王爵后来一直在子孙后代中传承,唯一遗憾的是,始终保持着蒙古民族血统的纯正,拒绝同化汉化。不过对于一个忠于民族传统的世家来说,这份矜持或许正是恪守本心的写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一个13岁的小伙子,到成为蒙古可汗最亲密的红人,再到子孙后代一路高升直至封王拜相,博尔术一门的家族沉浮几百年,可谓翻云覆雨。他们虽然地位显赫,但始终没有被同化汉化,保持着蒙古民族血统的纯正。这份坚持民族传统的矜持,正是博尔术家族百年不衰的根本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支宗卫出身的贵族世家,不但见证了蒙古帝国的兴衰更迭,更用自己的奋斗历程,诠释了什么是对主子的忠心耿耿,对传统的坚守不渝。从草原到王朝,从小伙子到国丈,他们用行动书写了一部英雄史诗,值得后人永久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