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周总理严厉批评廖承志:你怎么能对我撒谎,耽误大事咋办。1951年的一个夜晚,总理周恩来亲自给位不太年轻的老党员廖承志打了一个电话,批评他说了一个谎话。这虽然只是一件小事,但折射出两位革命先驱的高尚品格。他们都是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孜孜以求、矢志不渝的革命家。这件小事引发了我们对他们的无限钦佩和思考:作为时代领路人,他们是如何用行动影响党和国家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说起两人的渊源,可真够有缘份的。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那次惊心动魄的红军长征中,周恩来就是廖承志的救命恩人。那时年纪轻轻的廖承志,因为怀疑张国焘谋反,大举反对他,结果竟然被张扣上了"国民党特务"的罪名,生死未卜。这可急坏了周恩来,他一方面让朱德当着众人的面狠批廖承志,给了张国焘面子;另一方面暗地里却极力主张给廖承志一个公道,为他解除了枪决危险。

建国后,廖承志这位"革命宝贝"终于可以施展才华了。凭着活泼机智的性子,他很快就在党内开疆扩土,任命为团中央、青联等机构的高级领导。可是他工作太忙,常常连夜赶工作,睡眠不足就会迟到。这让周总理很是心疼,不止一次叮嘱他"要讲时间观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直到那个夜晚,当总理一个电话打来,听到廖承志竟说自己"不在"时,才彻底触怒了周老人家。他当即就批评道:"你怎能对我说谎?这样可就耽误大事了!"廖承志一下子惭愧万分,从那以后,他发誓自己再也不说假话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说到底,周恩来对廖承志就像对亲儿子一样的关心和爱护。两家可以说是有三代沾亲带故的"老熟人"了。廖承志的父亲曾是国民党高级将领,和周恩来家里有过很多渊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何况,在那个革命年代,能活着就已是一种奇迹了。身为革命家的父母,当然希望儿子能承继他们未竟的事业,因此给他取名"承志"。廖承志从小就立志要为国家和人民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果然,他从小就机警活泼,长大后加入了国民党,又因其丑恶行径愤而退党,最后毅然投奔了共产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8年,廖承志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就义无反顾地奋斗在革命的道路上。他的努力和坚韧终于有了回报,在中国革命胜利后,他获得了党和国家的重用,一路高升。虽然职位越来越高,但他始终保持着亲民本色,时不时就会开开玩笑,活跃气氛。这也正是当年毛主席亲密地称呼他为"宝贝"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革命年代,能遇到如周恩来、廖承志这样为国家和人民奉献一生的先驱英杰,我们是多么有幸啊!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什么是坚定的理想信念。每个人的一言一行,对国家和民族来说都是如此重要。当年的一个小小谎言,就足以引起总理的严厉批评。这正体现了领导者对干部作风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对事业高度的负责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怎么能对我说谎?耽误大事该怎么办?"这番质问至今仍在警示我们。作为普通人,我们或许难以企及先贤那种高尚的品德和坚韧意志。但是,懂得诚实做人、勤恳工作,为他人着想、为国家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则是我们应该学习和奋斗的目标。从这件小事上,我们可以窥见先辈们为了革命理想和人民利益不懈奋斗的一生,感受到他们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这种精神早已融入祖国大地,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