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心理知识的普及和家庭教育的增效,倍赋力家庭教育响应国家教育发展号召,以国家战略高度和远见,面向全国开展线上家庭教育直播课堂活动。

本次直播课堂,特邀执业医师、心理治疗师潘兆芬教授,为大家分享家庭教育的智慧,协助家长了解自我和家庭,帮助青少年父母进一步了解孩子“不想上学”的原因了解孩子内心真实想法、以及父母应该如何帮助不上学的孩子走出“困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潘教授采用场景化方式,将各位家长带入孩子不去上学的情境中:

如果有一天,孩子对你说:“妈妈,我不想去上学了”,你会如何应对?

急脾气的妈妈,先会脱口而出:“不行!”

好脾气的妈妈,不免一番“唐僧式”说教:

“不去上学怎么行呢,你看的你的同学都去上学了,你怎么能不去呢。”

“宝贝,不上学可不行,老师会批评你的。”

“你看这样好不好,你先去上学,周末妈妈带你去吃好吃的。”

总之,大多数父母第一反应肯定是“不行!”

潘教授说:“当孩子出现‘不想上学’行为时,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稳住情绪,不要急于给孩子讲道理,也不要‘训斥’、‘批评’孩子,作为父母应该更多地陪伴和理解孩子,通过观察了解孩子‘不想上学’的真实原因,正确了解孩子心理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潘教授指出,当孩子出现不想上学、频繁逃课的行为时,一般都是这三个层面出现了“问题”:

01宏观层面

在宏观层面讲,家庭教育与我们的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当孩子在成长的路上遇到了困扰时,与物质条件的日益丰饶、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智能设备端娱乐活动的极大丰富、互联网沟通交流的充分便利,有着密切关联。

02中观层面

从中观层面讲学校、学业压力、家庭关系都可能会成为孩子不去上学的原因。现在的孩子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学习压力,不仅要完成学校的作业和考试,还要参加各种课外辅导班和兴趣班。这种过度的学习压力会让孩子感到疲惫和焦虑,导致孩子不愿意上学。

03微观层面

从微观层面讲,孩子不去学校还与孩子自身原因与社交关系等有关。例如:有些孩子不去上学,压力就来自于社交关系,大多数是由于孩子在低幼的时候没有学会与同学相处的技巧。如果孩子遇到社交问题,就会产生不去上学的情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直播过程中潘教授与直播间的家长进行连麦,通过分析孩子“行为”,帮助家长正确了解孩子心理需求,更好的完成家庭教育。

01连麦案例分析一:

案例情况:

15岁,女孩,目前处于初三阶段。

初一、初二学习成绩排在前列,初三上学期孩子因为身体原因,请假一段时间,回学校后成绩开始逐渐下滑,开始出现焦虑、失眠状况,开始频繁请假。

五月份开始,孩子拒绝上学,目前在家两周的时间,孩子父母处于极度焦虑状态。

潘教授点评:

当孩子出现“不去学校”行为时,父母没有做到共情孩子,相反以“鼓励式”推动孩子完成相应目的,在此过程中父母没有深入了解孩子内心想法,缓解孩子内心焦虑情绪。

潘教授强调,父母要做的第一步是需要关注的是孩子本身,不要再去关注学习、成绩、考试这些外在,现阶段,孩子的心理状态比什么都重要。父母要去共情孩子,走入孩子角色,为孩子提供无条件的接纳,无条件的接纳不是口头上说说而已,而是用真诚的表达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接纳与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直播连麦案例分析二:

案例情况:

13岁,女孩,目前上初一。

性格内向、敏感、多疑,家中老二,还有一个姐姐一个弟弟,班级排名前十,孩子对自我要求较高,经医院诊断孩子处于焦虑、抑郁状态,孩子一去学校就紧张,上课害怕老师提问。

家长奉行“打压式”教育,目前孩子拒绝与家长沟通,目前在家“躺平”两周。

潘教授点评: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孩子们拒绝在学校里披星戴月背书刷题,年轻人不甘在职场奔波忙碌,更坚定的蜷缩在家中“躺平”,其中一个核心因素,就是待在家里,的确比走出家门,轻松、舒服、令人满足得多。

在这个个案中,父母需要深入了解孩子在家“躺平”的原因,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奉行“打压式”教育,孩子在家遭受“批评”较多,这样的家庭,会使孩子产生低自尊,自我认同感低、缺乏安全感和爱,孩子害怕犯错、害怕受批评,孩子的心是空的,比起学习,家长更要关注的是孩子的心理健康。

潘教授强调,孩子在家“躺平”只是表象,父母需要了解孩子内心深层次的问题,这就需要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寻求专业的家庭教育机构的帮助,通过进行整个家庭环境的治理,辅导父母如何做到真正的滋养孩子、爱孩子和支持孩子,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帮助孩子走出“困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直播连麦过程中,潘教授表示,孩子存在“厌学”情绪,造成的原因有很多方面,不能只盯着不去上学这个表象下功夫,我们家长要拨开迷雾,寻找表象背后的真相,只有找到问题的根源才能解决孩子的问题。

本场直播中,潘教授还强调了一点,当孩子开始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焦虑、成绩下降时,父母首先应该做的就是寻找专业的机构、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评估孩子状态,关键时候,专业机构、专业老师的介入很重要。

直播中潘教授不仅针对孩子“不去上学”的问题为家长们解答了心中疑问,更针对连麦案例为孩子父母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指导意见,本场直播互动超3000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真正的家庭教育,是尊重孩子的意愿,让孩子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下去消化、自省和成长,而不是一味的控制和打击。滴水穿石,胜过暴雨,和言善语,潜移默化。

家庭教育的目的不是加剧伤害,而是促进成长。每个孩子,都值得被温柔以待。只有这样,孩子才能从容地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从小被爱,就是孩子一辈子的铠甲。父母的态度里,藏着孩子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