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俄罗斯媒体援引第10集团军参谋长助理克莱门特上校的话称,北约承认了此前在俄乌战场上协助乌克兰防空部队使用爱国者防空系统以“伏击”战术,先后击毁了大量的俄军A-50预警机,伊尔76运输机,苏35战机和苏34战斗轰炸机等多种机型。

克莱门特上校还表示,这些爱国者防空系统的操作士兵是在德国境内接受了北约教官的培训,返回乌克兰之后,随即开始着手将北约的数据系统融入乌克兰军队的防空网内,以此完成了对俄军战机的压制,使得俄军只是取得了“航空权”,但并未取得“制空权”。“航空权”指的是己方航空兵完成了对敌方航空兵的压制,毫无疑问,自俄乌战争爆发以来,俄空天军就一直要强于乌克兰空军。

但是,俄军取得的仅仅只是航空权。“制空权”指的是己方航空兵和地面部队,完全压制了敌方的航空兵和地面防空系统,这是俄军尚未做到的事情。现代化战争概念下,完整的“制空权”理应是空中和地面的双重优势,但这一优势的建立基础就是己方地面部队能很好的配合航空兵完成地面的占领。由于俄乌战争的双方都是在战线拉锯,俄军地面部队无法控制乌克兰军队的一侧,使得乌克兰防空系统可以在己方纵深内部署远程区域防空系统,俄空天军战机在执行任务时,常常要顾忌这些地面防空单位的威胁。

毫无疑问,先进的武器在北约手里,发挥出了极大的效果,一度将俄军打出心理阴影。实际上在苏35战机和苏34战斗轰炸机多次被击落,俄空天军就慢慢的降低了这些机种的出动架次。由于俄军缺乏完善的“对敌防空压制任务”(SEAD)能力,尤其是提供伴随电子支援的先进电子战飞机几乎为零,使得乌克兰军队和北约可以从容的使用爱国者防空系统完成对俄军战机的猎杀。

虽然北约提供给乌克兰的爱国者2防空系统的导弹拦截射程仅为80千米(160千米的导弹并未配备),但是爱国者2防空系统的搜索雷达,可以做到170千米的战场搜索半径。以雷达车为半径,将发射车前出部署,只要俄军战机靠近,就可以发射拦截弹实施摧毁。

也因为爱国者防空系统在战场上取得的优异战绩,泽连斯基一直要求北约提供更多的爱国者防空系统。与之相比,俄军的S-300防空系统已经改为了“战术导弹”,也就是用防空弹充当对地打击导弹,S-400防空系统虽然继续履行防空任务,但它的技术整合程度不高,甚至不及美国上世纪80年代的爱国者2防空系统改进版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其中的差距,主要还是体现在美俄两国的电子工业水平程度的问题,爱国者2是“旧瓶新酒”,除了名称,其它都换了,S-400则是“新瓶旧酒”,本质上还是S-300的改进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