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

记者 刘伟

以前常听说“要好好学习,考上大学,走出大山……”然而,在沂源的农村,却有许多考上大学走出大山的优秀青年,返回家乡,重新走进了农田,做起了“农人”。

这里面有1994年出生的小伙子何光达。他带领果农创办了沂源广达果品专业合作社,树立品牌理念,开辟了“沂源红”苹果地域品牌的外省推广方案,为沂源苹果的销售打下了坚实基础。有用“小人参”桔梗敲开国际市场的1990年出生的陈义冲。他返乡创立沂源鑫悦桔梗加工有限公司,用7年的时间将一个小作坊,发展成了年产值1500万元的龙头企业。还有“80后”青年贾明三。他成立群易工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利用电商和直播平台,发展“平台+合作社+农户”的新农村职业电商综合体,为沂源农产品持续提高附加值……

是什么力量促使他们回到田间?

这里面不乏对故土的热爱和个人对理想与价值的追逐,还有智慧化农业对具备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人才的需求。大学生返乡创业可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农业实践中,推动农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这些返乡创业的青年甚至还有在市场打拼的经历,熟悉市场需求。他们视野开阔、思维活跃,敢于尝试新理念,善于培育高效优质农产品,延长产业链、价值链,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升级。

6月11日,何光达梳理着端午节前发往广东、湖南的160吨苹果的报表说:“虽然最近苹果发货量有所上升,但还要不断改变销售模式,以迎合市场需求。”何光达认为,农业和科技一样,都要不断更新换代。“当年,我看到沂源苹果传统销售模式过于陈旧,便提出树立品牌理念,改变销售模式,对苹果的种植管理和规格分级产生了很大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何光达)

为使当地果品的销售不再难,何光达实现了由“等客来”到“走出去”的重大突破。2016年,他在湖南省创办了全国第一家“沂源红”苹果品牌展销中心,在江西、广西、广州等省份设有“沂源红”苹果合作销售点,签订全国大型连锁超市3家,其中两家直接签订了全年果品指定合作基地(沂源)。2017年,何光达注册了“章怡草莓”商标,实现草莓全程冷链销售至全国。2023年,公司各类品种销售量达600余万公斤。

像何光达一样,这些返乡创业的青年们善学习、肯钻研,挑起的是新时代青年勇于担当、创业创新的责任。他们在实现自我成长的同时,也让村民们看到了乡村发展的机遇。

“2012年,我刚回来时,看到家乡桔梗产业虽然已发展了20年,但是迟迟停留在种植层面,一直未实现大的突破,于是,我召集了村里十几名工人,自筹资金建起了第一个桔梗加工点,跌跌撞撞一年下来收入4万元。”陈义冲说,赚到第一桶金后,他意识到桔梗加工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敏锐的商业嗅觉让陈义冲意识到,企业只有抱团发展、扩大规模,才能创造品牌价值。于是,他号召当地30家桔梗加工企业,成立了沂源桔梗产业协会。如今,陈义冲把桔梗加工从最开始的刮皮晾晒作为药品出售,变为劈丝真空包装,直接送上韩国人的餐桌,使经济效益翻倍增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义冲)

做好乡村振兴,卖好农特产品,更需要有知识有眼光的“新农人”和让农产品出村进城的“高速路”,贾明三就是一个在这条“高速路”驾车的年轻人。

2015年,曾在阿里巴巴北京市场部担任经理的贾明三,带着丰富的电商经验返乡创业。“我认为发展特色农产品,必须转观念、换思维,提高农业附加值。”他通过“阳光雕刻”把苹果卖出新花样,创立了艺术果私人订制,整合沂源生鲜水果、五谷杂粮、四季干、农产品深加工和养生茶五大资源,发展了“平台+合作社+农户”的新农村职业电商综合体,为沂源县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贾明三)

同时,沂源县积极推动乡村振兴战略,鼓励大学生和知识青年返乡创业,并提供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这也吸引了更多有志青年回乡发展。

今年寒假,沂源县组织了“高校学子看家乡”暨“职业生涯规划专题培训”活动,135名假期返乡大学生参加培训。本次活动让大学生们沉浸式感受家乡变化和引才诚意,畅通青年人才与家乡“双向奔赴”联系沟通渠道,引导感召更多的沂源籍高校学子感知家乡、心系家乡、智汇家乡、建设家乡。

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靠人才。

沂源县借力山东财经大学乡村振兴学院,成立实训中心,辐射带动全县各镇街设立特色产业实训站。实训中心本着农民需求什么就实训什么,谁带动能力强谁就当实训指导员的原则,为大学生村官、致富带头人、创业人才等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培训和理论研修。全县每年实训2.3万人次,培养各类乡土人才4217名,吸引返乡创业及外来人员1146名。

在沂源乡村的广阔舞台上,这些有志青年的价值正在逐步体现。

何光达,曾荣获山东省乡村好青年、齐鲁乡村之星;陈义冲,被授为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当选为共青团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贾明三的“新农村职业电商综合体项目”在我市青年创业创客大赛中斩获一等奖,在省级比赛中荣获优秀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田永超)

在沂源乡村振兴路上,还有辐射带动周边200余农户,实现增收1000余万元的山东省乡村旅游创业之星、洋三峪乡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创始人田永超;带动群众发展香菇产业基地,安置60余户困难群众就业,实现户均增收两万余元的“中国乡村食用菌专家”石运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石运运)

他们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

他们在返乡创业、振兴乡村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他们拓展了乡村产业,让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加速向农村汇聚。

这些优秀的创业人才,必将带动更多有志青年投身到沂源乡村振兴这片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