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20年,互联网上就出现了中国吉林一号商业遥感卫星从太空追踪飞行中的美军F-22战斗机的视频,曾引起了外界的高度关注。如今这段视频突然又在外网火了起来,并连带引起了更多猜测——中国是否在相关领域有了新进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台湾中时新闻网11日称,社交平台X的“冲突报告”称,中国商业遥感卫星公司“长光卫星技术”在2020年发布的一段6秒短视频显示,该公司的商用遥感卫星吉林一号追踪美国F-22隐形战斗机的实况,清晰地显示了F-22穿过云层飞行,而卫星却完全不为所动,牢牢地锁定了这架隐形战斗机。

报道称,外界对此曾提出质疑:真的拍到了F-22吗?视频是否被编辑过?是否真的使用吉林一号卫星进行了这次追踪?

事实上,利用光学传感器拍摄F-22并不奇怪。现在的隐形技术只能让F-22躲避雷达探测,或者进一步说,隐形战机并不能在雷达上彻底看不见,正确的术语是“低可观测性”,即较难被探测到,但并非不可能。例如F-22的正面雷达截面积约为0.0001平方米,约是1架常规非隐形战斗机雷达截面积的十万分之一,意味着雷达探测F-22的距离仅有常规战斗机的 1/17.5,这意味着F-22的雷达特征极小,但仍然存在。只要对手的雷达探测能力更强,或者是米波雷达这种特殊体制雷达,隐形战斗机都难以藏匿行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更明显的是,隐形战斗机没有光学隐形能力,逃不过肉眼的观察。而这一点恰恰容易被太空中的光学遥感卫星利用。吉林一号卫星系统是中国第一个自行研制的商业遥感卫星系统,由多颗不同种类的卫星组成,预计2025年左右,吉林一号将实现138颗卫星组网。它主要应用在环境监测、城市规划、农林业、资源管理和灾难应变等方面,提供高分辨率影像和录像,以针对政府和商业需求,及时而准确地提供数据。卫星型号和应用需求。例如吉林一号光学A星分辨率为全色0.72米,多光谱2.88米;吉林一号宽幅01C星的分辨率全色为0.5米,多光谱为2米;吉林一号高分03D27-33星的分辨率全色为0.75米,多光谱为3米。

F-22属于重型战斗机,全长19米、翼展13.5米,因此从吉林一号卫星的分辨能力上看,它完全可以追踪和识别空中飞行的F-22战斗机,外界的质疑不攻自破。中时新闻网也承认,如果卫星能持续追踪战机飞行超过6秒,那就凸显了强大的未来战力。尽管地面雷达可能错过隐形战机特征,但卫星却可能如视频所展示地那样加以捕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想要利用太空卫星捕捉隐形战斗机的动态行踪,其实难度最大的是如何准确将其从海量的遥感数据中识别出来。美国《防务新闻》曾提到,面对数量越来越多的侦察卫星照片,人类分析人员根本看不过来,最多只能从海量的图像中筛选出重要区域内的导弹或核设施等动态,会遗漏很多有用的信息——在空中机动的隐形战斗机自然也包含在内。

为此五角大楼正在开发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深度学习算法自动标识卫星照片上的各种目标,不但可以极大简化人类分析人员的负担,而且还能找出大量以往被遗漏的宝贵信息。

中时新闻网透露,在相关领域,中国走了更前面。“中国正在研发一套先进人工智能系统,可将环绕地球轨道运行的低成本商业卫星转化为强大的间谍工具。该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可将识别成功率提高达7倍。”同时,中国还构建了“全球规模最大的”卫星图像数据集,以加强训练人工智能。据称,传统卫星图像数据库仅仅将客机简单描述为飞机,而中国的这个新数据库可以教人工智能识别飞机的准确型号,比如波音777,或者让它区分军舰与客轮。

所以,得益于这些技术突破,利用天基光学遥感卫星探测隐形战斗机的行踪,显然已经不是天方夜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