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是江苏省2024年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考试报名第一天。截至下午6时,440个岗位已经吸引2707人报名,比去年同期增长了870人。

业内人士表示,按照往年经验,在持续五天的报名时间里,考生首日一般会选择观望。去年400个岗位报考人数是10065人,预计今年竞争更加激烈。

“三支一扶”,即国家选派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帮扶乡村振兴等服务。江苏自2011年起每年招募高校毕业生到乡镇(街道)服务,期限两年。服务期间,参照本地乡镇事业单位从高校毕业生中新聘人员试用期满后的工资水平,同时给予生活补贴。目前已累计选拔招募6000名“三支一扶”计划高校毕业生,受到乡村基层干部群众的欢迎,已成为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的重要品牌。

经国家批准,今年江苏首次将“三支一扶”招募计划提升至440人,并首次将招募城市从原来的苏中、苏北八市扩展到南京、无锡、镇江。

从当初未就业毕业生的无奈选择,到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三支一扶”为何受到越来越多毕业生青睐?

采访中,一些考生的心态很有代表性。江苏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顾玮此次报考的是徐州支农岗位。老家在徐州的小顾表示,考研失败后自己参加了好几场招聘会,目前在一家单位实习但不是很满意,希望换个赛道,在基层历练中寻找到未来方向。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深入人心,很多考生心怀梦想,希望能利用自己所学为乡村发展贡献力量。南京今年首次拿出24个岗位,分别在支教、支农、支医、帮扶乡村振兴和水利项目。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的魏昕今年报考的是南京的支医岗位。魏昕表示,自己老家就在南京六合。“老家现在发展很好,交通方便,到乡镇医院一直是自己的就业选择。”毕业于安庆师范大学的小金一直有一个乡村梦,学习美术的她听说乡村非常缺乏美术教师,就想到乡村支教两年,“做一点有意义的事儿,感受不一样的生活”。

南京林业大学的李继文坦言报考“三支一扶”更看重的是基层经历。今年参加考公考事业编连续受挫的小李表示,现在很多设区市、省级公务员岗位都要求报考人员有基层工作经历,应届毕业生参加公务员考试很多时候只能选择县级及以下的工作岗位,如果有机会参加“三支一扶”计划,在基层工作两年,以后重新选择的机会更多。

按照规定,参加江苏“三支一扶”计划人员服务期满考核合格,享受公务员定向招录基层服务项目人员和基层事业单位专项招聘“三支一扶”人员政策;三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总分加10分;参加“三支一扶”计划前无工作经历人员,服务期满两年内同等享受应届高校毕业生政策;选择自主创业或者自主择业的人员还可获得一系列政策扶持。(黄红芳)

来源:新华日报·交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