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卡马拉-德-洛博斯的美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搭建在牡蛎养殖场上的凉亭

本报驻泰国、日本、英国特约记者 黄晓燕 张文昱 汪 清
既然农业包含了农林牧副渔,那么生机勃勃的渔村也是活力农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蓝色的海洋是生物的发源地,也是海洋渔业赖以生存的基础。如何平衡经济利益与可持续发展,如何避免过度捕捞、破坏环境的事情发生,如何从海洋索取再向海洋回馈,是一代代临海而居、向海而生的渔民的使命,也是每一个到访渔村的游客的课题。
日本渔村游学让孩子们爱上大海
在日本宫城县东北部的石卷市有一个小渔村名叫雄胜町。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摧毁了雄胜町约80%的区域,志愿者们将废弃的学校改造成一个综合体验设施,每年有不少人到设施体验当地生活,但最长的项目也只有一周。随着越来越多的孩子表达出“想要长时间居住”的愿望,项目团队开始思考能否提供一种让孩子们体验与自然共生的生活方式。
经过多方考察和讨论,在财团资助下,项目团队修建好渔村游学生宿舍,自2022年4月开始正式启动“渔村游学”。游学项目面向在城市长大的小学四年级至初中三年级学生,为期一年,旨在提供一个在大自然中实践可循环生活的住宿体验。同时,雄胜町少子老龄化问题不断加剧,项目团队的另一个目的就是希望“通过教育为乡村建设作出贡献”。
雄胜町面朝太平洋,岸上森林繁茂,丰富的养分从山林进入雄胜湾,滋养了海中的生物。参加渔村游学项目的孩子要离开父母,转到雄胜町的小学或初中学习,在宿舍共同生活。大自然在不断变化,社会也在不断变化,没有标准答案。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让他们学会如何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世界中坚强地生活下去,在没有答案的时候学会与同伴一起寻找答案。孩子们除了在课堂的时间,每天都在学习如何与自然、与人相处。宿舍的规定和每天的日程表全部由他们商量确定。
大多数孩子的一天从早上6时30分开始,负责做早饭的孩子需提前半小时去鸡舍拿新鲜鸡蛋,然后按前一天商量好的菜谱做饭。其他孩子在饭前做一些清扫和喂动物的工作,7时准时开饭。饭后,孩子们乘校车去学校,直到下午3时30分左右返回。回家后,大家按分工忙碌起来,喂动物、去海边放捕捞的网笼、烧洗澡水、准备第二天的柴火等。下午5时是洗澡时间,澡堂只有一个,男女生要商量好洗澡顺序。大多数人洗澡时,烧水组的孩子要在外面负责调节水温。晚饭组的3个孩子需要根据当季食材和冰箱里的材料,按大家拟好的菜谱做饭。在家没有做过饭的孩子会寻求工作人员的帮助,还会主动向渔村里的人学习当地海鲜的烹饪方式。他们不仅学会做饭,还学会如何在餐桌上体现季节感。晚饭后,孩子们会开个短会,确定第二天的事情,然后是玩耍时间。晚9时,当城市的孩子还在学习或玩电子产品时,渔村游学的孩子们已经进入了梦乡。
周末的活动更丰富,孩子们去菜园、海边、山林,从渔村“爸爸妈妈”那里学到为什么“大山是有生命的”“大海是资源宝库”。每个游学的孩子都把雄胜町当作第二个故乡,这里的生活方式培养了孩子们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和与人的相处之道,更重要的是感恩之心。一年几次的家长探访时间,也让更多成年人热爱上这个小渔村。
一个泰国渔村的环保自救
在泰国首都曼谷附近的春武里府,有一个名叫安西拉的渔村。直到今天,这里还保留着近百年前的景象。不过,这两年让安西拉名声大噪的并不是老街旧景,而是沿海搭建的一片红色脚手架式凉亭。
安西拉曾是一个繁荣的渔村,后来渔业生态发生很大变化,渔村一路衰败。多年前,这里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附近工厂和新建生活区的废水未经过滤就排入河海。污染导致渔村一带渔场水质下降,水产养殖的盈利空间越来越小。人们渐渐放弃传统渔业,特别是年轻一代,纷纷离开家乡,去曼谷寻找更有保障的工作。
为了振兴安西拉的传统渔业和地方经济,曼谷的建筑事务所CHAT Architects和朱拉隆功大学国际设计与建筑项目的安西拉牡蛎脚手架工作室推出一个依托牡蛎养殖场的新型生态旅游项目。他们设计出搭建在传统牡蛎养殖场海面上的凉亭,美丽的设计、新颖的创意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受到极高评价,2023年获得INDE(印太地区)影响力奖、澳大利亚优良设计奖(建筑场所设计奖)、国际建筑之美奖等多个奖项。
凉亭造型新颖,采用了传统建筑技术和环保材料,本身就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凉亭主要结构是竹质脚手架,这种来自当地的建筑材料同时具备坚固性和柔韧性,且容易搬动。凉亭的搭建过程完全不需要电动工具,只需要用旧的汽车安全带将竹条捆扎在一起。黑色安全带来自当地汽车厂,因变色等原因被低价出售。便宜又结实的安全带是搭建凉亭的最佳材料。与碧水呼应的红色遮阳布是农业用的防水布,搭在凉亭上既分割出一个个私人空间,又避免游客被海上的强烈阳光直射,同时还能确保海风不受阻挡,不至于太过闷热。所有凉亭都由当地渔民动手搭建,凉亭结构轻盈色彩浓艳,本身就构成一道景观。
凉亭不只是风景,当地渔民将游客带到亭子里,从海中打捞养殖的牡蛎和贻贝,现场制作品尝,实现最短距离的“从海洋到餐桌”的就餐体验。吹着海风,吃着海鲜,了解传统的牡蛎养殖和当地历史,兴致起了还能和渔民一同出海。沉浸式体验不仅让人充分感受到当地的魅力,还能真切感受到保护海洋的重要性。
牡蛎凉亭带来的新型生态旅游体验,为安西拉的渔民带来新的收入来源,而且渔民直接向游客提供养殖牡蛎,没有中间环节,所有利润都归渔民所有。
此外,这个凉亭除了作游客的水上餐厅,还能当渔民的休憩场所。没有游客时,当地人带着家人、拿着鱼竿来凉亭垂钓。
牡蛎对不良环境的极高抗性让它能够在污染严重的水域生存,作为滤食性贝类,牡蛎以水中的浮游生物为食。这一习性有效减少了水中的悬浮微粒和多余营养物,能让水变得清澈。一只健康的成年美洲牡蛎每小时能过滤七八升水。
水质改善后,各种鱼类重回安西拉渔村附近海域。凉亭搭建并不费力,难得的是整个项目在可持续发展上十分用心。凉亭没让渔村付出多少成本,却能带来不小的收益。靠海吃海的渔村,守住大海才能保住自己的生活。
C罗故乡有个丘吉尔作画的小渔村
马德拉群岛是北大西洋中东部群岛,隶属葡萄牙,也是球星C罗的家乡。这里是亚热带气候,四季温暖宜人,加上奇石峭壁和海岸美景,从18世纪开始就成为欧洲人首选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尤其深受英国上层人士喜爱。卡马拉-德-洛博斯是距离马德拉群岛首府丰沙尔很近的一个小镇,传统的渔村风情和美丽的自然景观远近闻名。
卡马拉-德-洛博斯的常住人口2021年约3万人,到访游客甚至比当地人多。2022年,马德拉群岛接待游客大约125万人次,大部分人都会去卡马拉-德-洛博斯打卡。
小镇虽然地处主岛马德拉岛,但生活节奏很慢,非常适合那些想远离城市喧嚣、体验传统葡萄牙渔村生活的游客。镇上到处可见典型的葡萄牙式建筑,渔民生活依旧遵循古老的方式,游客还能体验地道的捕鱼为生的生活模式。
这里的海港是最具标志性的景点之一,港口周围色彩鲜艳的渔船是碧海蓝天中最美的音符。此外,小镇的悬崖景观也很壮观,这里的海崖吸引了不少游客。站到山上向下俯瞰,能看到红色的房顶错落排列在山脚下,不远处的大西洋海面阳光跳动,美如画卷。喜欢画画的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曾到访卡马拉-德-洛博斯,并在这里写生。他的停留为小镇增添了别样色彩,他描绘的景象至今仍吸引许多历史爱好者和文旅爱好者。
卡马拉-德-洛博斯最大的魅力在舌尖。当地盛产黑鲔鱼,最著名的特色菜肴是将黑鲔鱼与香蕉一起烹饪。此外,章鱼和各种新鲜鱼类也是菜单上的常客。别看镇子不大,却有不少远近闻名的海鲜餐厅,有的餐厅甚至因其美味菜品和高性价比荣登米其林美食指南。
在海边的餐厅,游客能品尝到原汁原味的地中海风味,特别是当地美食烤鱿鱼和海鲜饭。和人们熟知的西班牙海鲜饭不同,马德拉岛的海鲜饭并不加入藏红花、虾和贻贝,而是更侧重使用黑鲔鱼等本地海鲜。当然,海鲜菜肴只是小镇美食的一部分。马德拉岛的高地上有自然草场,牛肉也是特产。游客可以一边品尝海鲜,一边享受炭火烤牛肉,同时搭配当地葡萄酒,怎一个惬意了得。
不过,旅游业虽然带来经济利益,也导致了一些环境问题,比如大量的垃圾。当地已经在尝试通过实施保护政策和征收旅游税等方式,减少旅游业对传统渔村的破坏,希望丘吉尔画笔下的渔村还能保留它应有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