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我到农村接兵时,遇到了一个男孩,他因为身体瘦小,连续两年征兵体检都没有通过,我接兵时,破例将他招到了部队,没想到却因此改变了他的命运。

我叫刘海锋,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1976年,我接到任务,要到河南安阳县接兵,这是我提干以来,第一次接兵,心情既激动又紧张。

1976年11月初,我们一行六人来到了安阳县,在我们来之前,县武装部的同志已经接到了通知,到达安阳县后,武装部刘部长和张政委,热情接待了我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到达安阳县已经是下午五点多,吃完饭,刘部长开车将我们送到了武装部招待所,休息了一个晚上上,第二天,我们便开始了征兵工作。

在武装部和公安局两名同志的配合下,接兵工作进展很顺利,我们六人分成了三组,到各公社调查指导征兵工作,我和刘指导员一组。

我和刘指导在瓦店公社走访调查时,遇到了一个男孩,他拦住我们,说想要到部队当兵,男孩告诉我,他因为身体瘦弱,体重不达标,连续两年征兵体检都没有通过。

我上下打量了一下男孩,他个子挺高,有一米七五,两只眼睛炯炯有神,脚上的鞋子,大拇指破了一个洞,身上穿的衣服,打满了补丁,看到男孩的样子,让我不由得想起了我小时候,我和指导员商量后,决定到男孩家里看看。

男孩名叫王志杰,家里兄弟姐妹五个个,父母都是农民,他排行老三,两个哥哥已经成家,弟弟和妹妹还在上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志杰家很破旧,三间土坯房子,院子里有一棵枣树,王志杰父母很热情,留我在家吃了便饭,给我和指导员一人做了一碗面条。

尽管家里日子过得很艰难,但是,父母还是供王志杰读完了高中,王志杰高中毕业后,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想去部队当兵,但是体检没有通过,无奈之下只能回家帮父母种地。

当时报名已经结束,征兵工作也进行了一半,以王志杰的身体条件,确实也不符合征兵要求,我本想拒绝,但是,看到王志杰家里的情况,又看了看身边的王志杰,我又犹豫了,打算回去,和其他接兵干部商量后,再做决定。

在回去的路上,指导员看出我的心思,问我是不是想让王志杰入伍,我并没有隐瞒,我希望得到指导员支持,指导员告诉我,他和我的想法一样,也想招王志杰入伍,我们两人相视而笑。

我提议破例给王志杰一次机会,我的这个想法却遭到了反对,只有我和指导员同意。

按照计划,我们这次一共招一百零五名新兵,但是,最后还差一人,在我和指导员坚持下,破例将这个机会给了王志杰,回部队之前,我和指导员去了一趟王志杰家,给他家送了一些面和油,临走时,还给了王志杰母亲一百元钱。

王志杰入伍后,也没有辜负,我和指导员期望,训练很刻苦,新兵训练结束,王志杰分到了汽车连,当了一名汽车兵,1978年,王志杰在外执行任务途中,救了两名落水老乡,团里给他记了二等功,这年王志杰被保送到军校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志杰军校毕业后,回到了原部队,担任了汽车连三排排长,1999年副团转业,回到了老家检察院工作。

王志杰心里一直很感激我和指导员,他转业后,每年都会抽空来看我们,即使是现在,他每年都会让儿子来家里看我,王志杰逢年过节也都会打电话问候我,我心里很欣慰,当年我举手之劳,他却惦记了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