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人觉得自己的行动是经过深度思考的,但其实都是惯性使然。很多人觉得自己脑子很好使,但如果你经常有精神内耗和负面情绪,都是你不会正确使用大脑造成的。

正确使用大脑进行思考是有一套专门方法的,如果能在这一方面有所突破,那么你的人生将会从此发生根本改变。

针对经常深陷入大脑空转和胡思乱想之中的人,先揭示四个特点,你可以进行自我审视和甄别分类。

第一,明明存在着现实的问题,但总喜欢在还没有采取任何试探性行动之前,就开始不停地思考、推理和假设。

第二,总是喜欢基于一个假设,然后不断地重复思考和幻想这个假设所对应的各种可能性和画面。

第三,相信思考就是存在,认为思考就是活着,觉得靠思考就能得到答案,把思考的过程当作在做事,就是在解决现实的问题。

第四,也是最关键的一点,那就是在思考过后,永远都没有产生任何相对应的行动,但却产生了情绪。

如果以上这四个特点你都具备,那么一定要警惕了。因为你的头脑正在驱使着你一步步走向深渊,而你却不自知。

下面这些话可能从来都没有人对你说过:

在今天的演说、著作、文章和文艺作品,尤其是短视频中,都充斥着对思考的推崇和神化。这是因为在网上掌握着这些话语权的人,往往是那些最善于思考和表达的知识分子们,他们自然而然就会把思考推上神坛。

久而久之,大家就会逐渐认为思考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再加上哲学家笛卡尔的一句“我思故我在”,大家就更加坚定地认为,只有思考,才算是真正的活着。只有思考,才不会虚度光阴。如果一旦停止了思考,那么自己就会变成一具麻木不仁的行尸走肉,也注定会被社会淘汰。

于是我们开始对思考进行盲目崇拜、漫无目的、永无休止地让自己陷入到头脑的虚幻世界里,一旦自己停止了思考,就会感到极度的不安。

然而真相又是怎样的呢?你会发现,只看菜谱很难学会下厨做菜,懂力学分析并不能教会你如何骑自行车,掌握了拳击的理论和战术,你上场还是可能会挨揍。

整天在思考,懂得很多道理,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甚至会把自己的人生过得一塌糊涂。

发生以上这些,都是因为你没有搞明白一点,那就是想和做是两个不同范畴的事情,在做的方面那些你还没有做到或者拿到结果的事情,其实不是你没思考到位,而是你根本不知道。

王阳明也曾强调,知而不行,等于不知。即使你熟读经典,把圣人们所总结的智慧都拿来重新思考一遍,都能倒背如流,只要你没有做到,那么你依然还是不知道。

除了思考,你还做了什么呢?有没有把你的这些思考,哪怕在一件特别普通、特别小的事情上,去亲自验证或者尝试一番的?如果没有,我强烈建议你先去试试看,如果有,那么可以就着实践去讨论和分享你这个验证的过程,而不是针对你思考的结果。

深刻的顿悟一定不会在纯粹的思考之中诞生。

这里并没有贬低思考的意思,事实上,我完全认同思考作为一个工具时的重要性,我们要走得远、活得好,时刻都离不开思考。但不得不说,在日常生活中,思考的重要性被我们高估了,或者说我们很少进行正确的思考,也就是基于行动、基于处理事情具体步骤的思考。

我们那些所谓的思考往往是在让大脑不停地空转,脱离了实践觉知的思考就是大脑空转。这种大脑的空转状态、这个本应是工具的东西,反过来吞噬了我们的深度意识,从而像自动驾驶一样,变成了我们本身,代替我们活着。

当你一旦认为正在思考的那个人就是自己,这是极其可怕的,随之而来的、陷入负面情绪之中的各种内耗造作就此开始了。这种空转在本质上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胡思乱想,它与现实完全脱离,就像是躲在虚拟世界里玩一个自我满足的游戏,在那里也可以自我满足地体验到智力的优越性,可以毫无成本地进行尝试和探索。

最终你还是得从这个虚幻世界里出来,走到残酷的现实世界中,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大脑的空转就是为了逃避现实。而且你一旦在现实世界中受挫,很自然就会想回到虚幻世界里去称王称霸,享受那种虚无的自豪和满足。

这种大脑的空转游戏除了会让你产生许多焦虑、烦恼、抑郁、紧张、压力和空虚的情绪之外,没有任何其他有价值的作用。

在实践之下的思考是帮助我们做事的最好工具,而脱离了实践的思考和念头,只会让你身体内部产生负能量流动,也就是虚无的情绪,他们是你痛苦和烦恼的根源。

这种胡思乱想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可以开始,你无需付出任何成本,只要一个人坐在那里,就可以这么想上一整天。你会设想几十种乃至上百种自己如何做事的画面,在这些画面里,你可能觉得自己对某个道理、某件事情、某个人、某个场景,已经了解和体会得非常深入,思考得非常透彻了。

但往往当你带着一堆情绪重新回归到现实世界后,你就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就像炒股用模拟盘,发现自己十买九赚,但到了真实市场,七亏一平两赚就很不错了。之前所做的一切思考和想象,在真实世界里,在当下鲜活的人和事面前,都显得那么无力、无奈和荒唐可笑。

我们可以回顾一下自己的过往是不是这样的?

还有一个真相值得指出,其实联想跟回忆是一回事,它们同属于思考的范畴,并且两者之间并没有任何区别。

你以为联想是创新?其实本质还是在把你头脑里存储的那些东西,按你固有的思维模式稍微做了小幅调整或排列组合,又重新呈现了出来而已。甚至所谓的分析也是一样,它只是在用你头脑里已有的储备和固定的思维习惯,再重新排列组合罢了。

而与之相比,真正的灵感、洞见、智慧和顿悟,统统都是在当下现实之中的瞬间不经意地迸发出来的,它们绝对不会来自于你在头脑中的刻意思考。

面对前人给我们总结的智慧,如果我们仅仅是用头脑去接受、去分析,那么这些东西最终只会变成你大脑里的记忆和存储,对你的生命状态、对你的生活情景并不会产生本质上的影响和改变。

在今天,绝大多数号称自己正在修行的人,其实都只是在用自己的头脑、以所谓思考的方式进行着伪修行。这样的修行依然是一种自我满足的大脑活动,并非有意义的实修。只有在现实生活的具体实践中去验证自己体悟的过程,才能被叫做实修。

整合上述这些真相,你就会意识到纯粹思考这件事在整个实修的过程中,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的用处,因为不管是研读经文,还是学习经典理论,亦或者是你看这篇文章正在做的笔记,都只是一个引子罢了。而你亲身经历的逆境磨难,你从当中获得提升的机缘,你不断知行合一的前进,才是最有意义的成长。

当你一旦陷入到头脑的思考游戏中,你反而会离真正顿悟时刻越来越远,因为顿悟时刻只会绑定于当下的实践,而头脑的纯粹思维活动恰恰是在远离当下的过去和未来。

在说了这么多关于思考的内容后,还是要再次强调,我并没有贬低思考,我只是在提醒大家要警惕错误的思考方式,避免毫无意义的思考,减少大脑的空转。大脑本身是极好的东西,不然人类无法改造这个客观世界,但前提是你要深刻认识它,知道怎么作为一个好用的工具来使用,并且可以驾驭它。

最后,关于如何正确使用大脑思考,有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你要像灵魂出窍一样审视自己,时刻知道自己正在思考,从“我思故我在”升华到“我知道我思故我在”。

第二,永远专注在事上用脑,也就是只在解决具体事情的具体步骤上使用大脑进行思考。自我反省当然是一种思考,尤其当你正反省一件此刻正在处理的事情,是很好的,但如果你闲着没事干,随便拿起一件过去发生但又和现在没多大关联的事情反省,还不如去休息或运动一下。

第三,随时追问自己“在面对现实的时候,我打算把此刻的思考变成怎样的行动”。你一定要对任何短时间内不会转化为行动的思考保持万分的警觉,并且可以随时终止这些无意义的大脑空转。

第四,开始练习正念和冥想,让自己逐渐体会与头脑思维活动解绑后的那种全然安静的感觉,因为那里才是生命和智慧真正开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