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请点点右上方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还能及时阅读最新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1971年9月13日凌晨,一架军用飞机坠落在了蒙古境内。

而飞机上坐着的九人,无一幸免,其中就有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的林彪和他的妻儿。

消息秘密传回国内后,领导人迅速下令驻内蒙外交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勘测。

可原本表示配合的蒙古方面,却突然改变态度,对中方的调查百般阻拦。并且蒙古和苏联还取走了飞机的发动机和部分文件。

这就使得事故的调查变得愈加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林彪坠机身亡的消息公布之后,大众对此众说纷纭。

飞机为什么会坠毁?林彪死亡的背后是否还隐藏着什么秘密?这些问题始终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

即使39年后找到了机舱上的一个黑匣子,依旧没能驱散人们心头的疑云。

录音重现天日,调查出现新思路

2010年,在美国加州大学分校的课堂上,失踪39年的黑匣子突然出现。

这个黑匣子,曾经安装在林彪出逃时乘坐的飞机上。

林彪是中国十大开国元帅之一,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为解放旧中国,建立新中国做出了卓越贡献。

年轻时,林彪曾在毛泽东同志和朱德同志的领导下,多次参与红军的重大战役,其军事才能在战争中飞速进步,其在军中的地位也逐渐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7年9月,林彪与聂荣臻率领我八路军115师进驻平型关,配合国民党第二战区军队的歼敌作战。

进入目标阵地之后,林彪首先对周边地形做了仔细的勘探,在敌我双方力量具有一定差距的情况下,他针对日军自大轻敌的弱点,制订了打伏击战的作战方针。

23日,平型关以东冉庄和东长城村部署了八路军部队。同时,为了主力部队作战顺利,林彪还派遣兵力前往灵丘方向,以拦截日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9月25日早晨,日军带着大批辎重大摇大摆地向前行进。

日军这种完全目空一切的嚣张气焰,正好符合林彪的战略部署。

当日军队伍全部走进一一五师设伏地区时,他们耳边响起了一阵激烈的枪声。从天而降的枪林弹雨打得日军措手不及,短时间内有大量日军士兵伤亡。

当时日军很快便反应过来进入战斗状态,展开反击。

我军则采取分割包围的战略,歼灭了日军一千余人。并击毁汽车百余辆,马车二百余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平型关大捷,不仅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使日军长期以来的嚣张气焰得到打压。

而且,这场战役的胜利,还为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打了一剂强心剂,有效地鼓舞了士气。

这次漂亮的伏击战,充分展现了林彪的指挥才能和战略部署能力,使其成为军中名噪一时的抗日名将。

之后林彪一直在抗日战场一线浴血奋战,缴获大批军需物资,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军队后勤资源紧缺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中国成立后,林彪因抗日战争中的卓越贡献,被授予多项一级勋章和元帅军衔。

但林彪曾在1938年2月途经千家庄时,因身着日军军装而被误伤,留下了终生未愈的植物神经紊乱症,并引发了一系列并发症。

所以林彪实际上并没有深入参与政治工作。

直到1958年,林彪开始重新在政坛活跃。可是这时候的林彪,思想上走了弯路。

1971年9月12日,林彪带着妻儿连夜登上事先准备好的飞机,他将去往何方没人知道。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飞机起飞不久,并坠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飞机坠毁,原因众说纷纭

9月13日早晨,中国驻蒙古大使馆就接到了蒙古外交部的来访。

蒙古外交部声称,中国意图侵犯蒙古领土主权。

侵犯他国主权,这个罪名对于发展刚刚起步的新中国来说可太大了,驻蒙古外交大使许文益不敢马虎,仔细询问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来是在今天凌晨,蒙古境内突然出现巨大的爆炸声和冲天火光。当地政府赶往事故地点后发现,爆炸的竟是一架中国军机,于是蒙古外交部一大早便上门“兴师问罪”。

大致了解事情经过的许文益向蒙古外交部表示,他会将这件事汇报给中国政府,并且一定会给蒙古政府一个满意的答复。

中国军机擅自进入蒙古领空,如果这件事被不怀好意的人知道了,一定会添油加醋的大做文章,抹黑中国的国际形象。

兹事体大,许文益启用了两年未使用过的秘密专线电话,将事情详细地汇报给国内领导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收到林彪飞机失事的消息后,中央迅速成立调查小组,对事故原因进行秘密调查。

当时的驻蒙古外交大使许文益也主动请缨,加入调查小组。

依据中央的命令,调查小组尽可能地收集了飞机上残存的零件和纸质文件。

而对于死者的尸体,调查组与蒙古方面进行多次交涉,希望能够将尸体带回国内。或者在蒙古就地火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在交涉过程中,本来表示配合的蒙古外交部,突然改变态度,不仅对调查小组的行动进行阻挠,而且还在背地里将消息透露给了苏联方面。

因为蒙古方面的泄露,坠毁飞机的部分纸质文件和零件,都被苏联捷足先登拿走了。

苏联还将飞机上的黑匣子取走了。

黑匣子能够记录飞机飞行过程中的各种参数,还记录了驾驶员和机组人员的对话。其对于调查飞机故障或失事原因具有巨大意义。

因为黑匣子的缺失,众多疑点难以解释,事故调查陷入僵局。

1971年9月21日,林彪死讯公布。但为了维持党内工作的正常开展和社会的稳定,中央并未将这次坠机事件的前因后果告知大众。

可林彪的死讯,还是犹如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便引发了社会普罗大众的广泛且热烈的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飞机失事的原因,大致能够非为两派,一部分人认为飞机失事是一场意外。

虽说飞机是世界上安全度最高的交通工具,但是历史上发生意外的次数也不算少。

1979年5月25日,一架DC-10客机突然坠毁,而空难发生的原因,是机翼与悬挂结构之间出现了一条微小的缝隙。

就是这一个小缝隙,最终导致了引擎脱落,这架飞机也随之解体并燃烧,机上271人全部遇难。

因此有人猜测,林彪所乘飞机坠毁可能是飞机上的某个零件出现了问题,又或者因为是油量预估错误,没能支撑飞机飞到目的地,也可能是夜晚能见度太低,飞行员出现操作失误。

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林彪身上争议众多,这场事故,可能是人为造成的。这其中,还夹杂着许多的阴谋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少人猜测林彪的飞机是在行进至蒙古境内时,被苏联发射的导弹击落的。

这个猜测并非空穴来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苏关系确实十分紧张。

1983年因驾驶仪设定错误而闯入苏联领空的大韩航空007航班,当时正处于美苏关系最为紧张的时期,因此苏联在知道这架飞机是客机而非军机的情况下,依然将其击落,机上人员全部遇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2年5月29日,调查小组根据事故发生地的地形特征、现场残留的飞机零件等线索,尽力为这次飞机事故做出合理的解释。

这次飞机坠毁确实是意外。

林彪是在东窗事发后慌忙登上这架飞机飞往苏联,并且根据飞行记录显示,这架飞机一直在燃油消耗量较大的高度飞行。

因此飞机油箱中的油量难以支撑其到达目的地,飞机只能被迫降落在蒙古。

可当时天色已晚,驾驶员很难准确掌握地面情况。于是,飞机没能安全完成迫降,而是直接以高速砸向地面,最终造成油箱破裂,飞机爆炸。

虽然这个结论是在大量的数据和现场勘察上得出的,但其中依旧有许多难以解释的疑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即便林彪登上这架飞机是事出突然,但这次出逃行动并非临时起意,又怎么会犯油量不足这么低级的错误?

如果林彪一开始的目的地并非是苏联呢?

有人根据飞机起飞时的朝向,并结合林彪之子林立果拟定的《“五七一工程”纪要》推测,这趟航班原定是要飞往广州,而油箱中12.5吨的燃油,恰好能够让飞机顺利抵达目的地。

那么,林彪又为何会突然让飞机掉转一百八十度,飞向苏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外一个疑点便是飞机飞行时的异常表现。

林彪为了自己能够顺利出逃,调用的是当时国内最好的飞机——三叉戟。

正常来说,三叉戟攀爬到预定高度仅需几十秒钟,但根据当天的飞行记录来看,飞机竟然用了20多分钟才顺利到达指定高度。

难道是飞机上的某个地方出现了问题?

但就像油量一样,林彪在起飞前,肯定派人仔细检查过飞机,以确保万无一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林彪坠机事故的真相就像被一团又一团的疑云笼罩着,我们只能透过密云,窥见真相的一角。

因此这个结论并不能让大众完全信服,多年来,这架飞机为何会坠毁的原因依旧是众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消失的黑匣子,难以解释的疑点

并且因为黑匣子被苏联拿走并藏匿,事故原因的调查一度陷入僵局。

苏联为何要将如此重要的物证拿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苏联一直扮演着“老大哥”的角色,为中国革命提供了理论与装备上的支持与帮助。

新中国成立后,苏联率先在国际上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地位,并帮助中国重建经济、政治制度。该时期,中苏关系处于蜜月期。

可1953年苏联新一任领导人赫鲁晓夫上台后,改变了苏联国家发展方向、对外政策等方针,与新中国之间产生了不可调和的分歧与矛盾。

中苏关系不断恶化,一度跌落谷底。

因此,苏联故意取走飞机上的黑匣子,或许是想以此来破坏中国国内的稳定,又或许是想利用黑匣子中的内容,影响新中国的国际形象。

但是苏联在得到黑匣子之后,却并没有下一步行动,甚至声称黑匣子中都是没有价值的对话。

之后,便再也没有这个黑匣子的消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9年过去,人们都以为这个黑匣子中的内容要成为永远无法知晓的秘密时,它却突然出现在了美国加州大学的课堂上。

黑匣子中的五分钟录音也重新暴露在大众视野中。

这段五分钟的录音记录了林彪之子林立果和飞机驾驶员潘景寅的对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话的开端,是林立果咄咄逼人的质询。

林立果曾经在空军部队服役,担任过空军作战部的副部长,因此他敏锐的察觉到了飞机正在飞行的路线,与预定的航线并不相符。

担心生变的林立果冲入驾驶室,质问潘景寅为何突然改变航向,他究竟要飞往何方,背后是受什么人指示。

但从始至终,潘景寅都没有回应过林立果的质问。

就在林立果情绪越发激动的时候,突然一声巨响打断了他,随后便是一阵嘈杂和惊呼声。根据录音可以推测,这时候飞机便出现了故障。

在数十秒的混乱过后,所有的声音都消失了,机舱陷入沉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或许在林立果闯入驾驶室之后,试图用武器威胁潘景寅交出飞机控制权,改回原来的航线。

又或者,那一声巨响是飞机出现了致命的故障。

但以上种种,都只是基于黑匣子的猜测,当时的情形究竟是怎样的,依旧无法完整地推断出来。

飞机为何会突然改变航向,升空时为何表现异常,这些疑点依旧没有得到解决。

并且,这个本该在俄罗斯的黑匣子销声匿迹三十余年后,突然出现在美国的大学课堂上,还堂而皇之的播放其中的录音,其真实性有待考察。

这真的是当年那架飞机上的黑匣子吗?其中的内容会不会已经被蓄意篡改过了?其可信度又有多少?

因此,这个黑匣子其实并不能作为确定林彪飞机坠毁事故真相的重要依据,只能算是为研究这起事故增加了一个新的角度和思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飞机残骸也好,黑匣子也罢,都是帮助回望历史。

林彪作为中国近代历史上极具争议的人物,其功过是人们热议的话题。

年轻时,林彪也曾驰骋沙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抛头颅,洒热血,是功勋满身的开国元帅,受人尊敬与敬仰。

但是却因为野心不断膨胀,最终在欲望和权利中丢失了自己的初心,对党和人民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现如今,飞机坠毁已有三十余年,其实不必过分纠结于真相,也不必过分纠结于个人的功过是非。我们更应该做的是,从历史中吸取教训,积攒经验,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