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安徽和县:

“公路+旅游”扮靓美好生活

徐 斌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6月13日 第 11 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和县丰乐古道。
  何 凤摄

我喜欢看地图,喜欢骑行、自驾游。在地图上观察,道路四通八达,像巨大的蛛网;在公路上行进,如同沿着蛛丝滑行,像风一般畅快。

这样说来,织网的蜘蛛自然就是各级公路管理部门和众多筑路工人、道路养护人员。此前,安徽省作协和省公路局联合举办考察活动,组织作家参观“四好农村路”,让我有机会进一步欣赏乡村美景,并了解和体会筑路工人的辛苦劳作和奉献精神。

花月大道的名字经常使我想起唐诗《春江花月夜》,它沿途的风景美轮美奂,令人沉醉。

花月大道的起点在安徽省和县西埠镇大老陈村,与省道S212相交,途经善厚镇半月湖、王店村、东西曹村,终点在和县石杨镇花园村,与县道X034相接。其全长13余公里,路基宽12米,路面宽6米,为沥青浇筑。我每次骑行时,车轮都会发出嚓嚓嚓的摩擦声,像优美动听的乐曲。

花月大道是连接鸡笼山—半月湖、香泉旅游区两个4A级景区的主要通道,沿线山峦起伏,花团锦簇。行道线以红、黄、蓝三色喷涂。极目远眺,红、黄、蓝三条线如彩虹将沿线乡村美景串珠成链。行走于这条“彩虹路”,仿佛置身于山水画卷之中。它还是“2019年全国最美乡村路”和2023年全国公路+旅游融合发展“十佳案例”。

我曾多次来这里参观游玩。

沿途的新庄村背靠小山,前临竹海,水田比较少,呈梯状分布,曾一度凋敝。花月大道开通以后,相关部门争取到乡村振兴资金,开辟道路、打通村庄环形通道、改造建设民宿和青年旅舍,如今整个村庄变身生态花园,游客络绎不绝。

距离新庄3公里的陈百户村也是如此。花月大道建成后,经过对村庄的整治、改造、美化,如今这里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打卡地、画家村和写生基地。我多次陪同朋友来此参观,在村中宽敞的凉亭里举行笔会,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

再往前走是古村落花园戴村,还可到达桃花源、香泉湖、香泉街、泉水村……车在山中行,人在画中游。沿途村庄墙壁刷白,房屋粉墙黛瓦,还有的利用农家物件,如农具、酒坛、米筛、旧自行车、废旧农业机具等,建成乡村景观小品,形成具有农家、公路特色的亮丽景致,彰显出本村特色和文化底蕴。

丰乐古道位于西埠镇。西埠古名西铺,清代改名丰乐,民国初年改为西埠,并沿用至今。10多年前,我骑行过这条路,那时它是砂石路,狭窄曲折。一起骑行的朋友告诉我,很多年前,人们从和县县城到滁州全椒县城贩卖小猪小鹅,就走这条路,单程要走一天。

2016年,和县开始修建丰乐古道,翌年建成。其路面宽6米,长约17公里,沿途峰回路转,一步一景。

丰乐古道建成后,我成了它的常客。它路面宽阔平坦,人文景观众多,有山有水,风景奇美。得益于丰乐古道,沿途的村庄实现了华丽转身。

在合洼村,“马鞍山好人”朱滨华创建了“半在园乡村读书基地”,我常去那里给村里孩子开办读写讲座;在熊官塘村,我常常带朋友品尝这里的老鹅汤等特色菜肴,夏天还可以喝点啤酒,用鹅毛扇摇出些凉风,快活如同神仙;在山里塘村,通畅的道路带来了更多机会,越来越多游客光顾这里,享受田园风光生态游的休闲时光,带动了村里民宿、采摘、种植等产业的发展……

在这里,我遇到老实憨厚的道路专管员何忠道。每个清晨,他都会骑车在丰乐古道开始一天的巡查,每天至少要跑一个来回,并完成日常路检、隐患排查、灾毁信息上报任务,制止并报告侵害路产路权行为,协助职能部门现场执法和涉路纠纷调解处理,至今已经干了6年。其间吃过多少苦,流过多少汗,只有山知道,路知道,他自己知道。

毕业于安徽建筑大学的李有忠曾在长三角地区从事建筑业。2015年初,他选择回村发展回报家乡热土。如今他创建经营家庭农场,从事水稻、小麦、油菜种植及特色水产养殖,获得不菲收入。面对未来,李有忠信心满满。在他看来,丰乐古道不仅是旅游大道,也是一条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致富大道。

和县有一张公路网。作为和县人,我热爱和县,熟悉和县。沿着和县的乡村公路,我前往一个个村庄,在每个村镇留下足迹。

在泉水村杨有道自然村有一面笑脸墙,上面贴着村民的笑脸。在和县乡间参观游览时,我所见到的也都是一张张笑脸。行走在乡村公路上,我自己的脸上,应当也是时刻带着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