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石家庄西柏坡根据地的窑洞内,深夜还在亮着灯。

毛主席、周总理等一众党中央领导人迟迟未睡,正在与一位70多岁的老人促膝长谈。

就在不久前,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成功歼灭了东北国民党军队,解放了东北,很快大部队便以排山倒海之势回师平津。

接下来,就该考虑先攻天津还是北平。

众人畅谈到了下半夜的两点钟,结束之后,老人在心中斟酌万分,终于将自己郑重思考了许久的主张告知了周总理——“先武攻天津卫,后文取北平城”。

周总理听到后立刻回应道:“好,我回去再和主席商量一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在接下来的平津战役中,党中央和毛主席采纳了老人的建议.

果不其然,最后北平顺利和平解放,上百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免遭损失,这座闻名世界的古城也免遭毁坏。

战役获得胜利之后,毛主席也顾不上连日的疲惫,将喜讯第一时间告知了老人。

那么这位70多岁的老人究竟是谁?他又为何如此受毛主席重视呢?

老人名叫符定一,是最早预见毛主席“必成大器”的伯乐之一,也是他的恩师。

1912年,三十五岁的符定一在长沙创立了湖南省高等中学,并且担任了校长一职,而19岁的毛泽东听闻之后,便千里迢迢的从韶山赶到了长沙应试。

那时的他凭借着一篇名为《民国成立,百端待理,教育与实业应以何者为要策》的文章,迅速引起了全校老师的注意。

符定一阅览完毕之后,内心也十分激动,他嘴里不断夸赞着“此乃奇文”,并且迅速以第一名的成绩将毛泽东录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做出这个决定之后,符定一又有些担忧,毛泽东的资料上写着曾有过当大头兵的经历,他会不会并没有真才实学,只是“关系生”呢?

为了确认自己的判断,他立即把人给叫来了办公室,准备亲自考一考。

看面前这个“伢子”穿着朴素,眼神十分坚定,符定一清了清嗓子,随即说道:“是这样,凡考第一名的学生,我都要进行复试,所以想请你就在我的办公室再写一篇作文。”

符定一给出了一个“论救国之道”的命题,毛泽东思索片刻立即挥笔,很快就完成了一篇千字文章。

看着这篇立意新颖文辞严谨的文章,符定一再次被毛泽东的才华折服了。

高兴之余,他就把自己珍藏了许久的《资治通鉴》拿出来,郑重地交到了毛泽东的手上,并且语重心长的嘱咐道:“这是我最心爱的一部书,一共有294卷,里面有很多治国之道,希望你对书中的内容融会贯通,它将助你成为一代兴邦治国之才!”

彼时的毛泽东在符定一的心里,已经是才气过人,前途不可限量的栋梁之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相信他将来必能成大器,在之后的日子里,符定一总是会有意关照,而为了鼓励毛泽东好好学习,符定一又把自己收藏的书一一推荐给他读。

1913年,毛泽东又考上了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而符定一也被选为了国会众议院的议员,马上就要动身去北平,师生俩就此分别。

五年之后,毛泽东组织同学们一起赴法勤工俭学去了北京,两人才终于再次重逢。

那时在杨昌济的推荐介绍下,毛泽东去了北京大学的图书馆当了助理员,符定一知道后,就经常邀请他来家里做客,时不时还会在钱财上支持他,师生俩的感情要比以往更亲密。

一晃几年时间过去了,随着旧中国时局越来越混乱,国内的革命力量也正在逐渐崛起,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了,而他的创建人之一就是毛泽东。

时刻关注着这一切的符定一,心中很是自豪,而对于毛泽东的革命行动,他也会不遗余力地给予多方帮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5年,毛泽东从上海回到了湖南,准备在这里开展农民运动,这时反动军阀赵恒惕却气不打一处来,决心要除掉他。

因为几年之前,毛泽东曾策动了上千名泥木工人大罢工,甚至还率领着湖南11个工团的代表前来跟他辩论,迫使赵恒惕给了工人一部分权力。

赵恒惕心中不满,就一直下令命人逮捕毛泽东,这次既然人已经来了,他就绝对不会放过。

彼时的符定一正准备回乡探亲,途径长沙时获知此事,顿时心急如焚,为了救下毛泽东,他立即找了自己的表弟——湖南省政府的要员李秘书长。

李秘书长没想到许久未见的老兄竟然在打听毛泽东,当即惊讶万分,随后他悄悄又从自己的公文包里拿出一份电报,声称这是赵恒惕亲自签署的秘密逮捕毛泽东的密电。

符定一心中警铃大作,他直接告诉李秘书长:“表弟,我劝你不要抓他,毛泽东是我最有才气、最有本事、最有抱负的一个学生,也是和我关系最好的学生,他是国家未来的栋梁,将来的成就会远远在你我之上,我愿用我符定一的生命来为他作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赵恒惕

李秘书长听完他这番话,沉默良久,思索过后,他便向符定一透露:“此事的关键,在于警察局和公安局。”

符定一明白了怎么回事,他立即通过各方的关系找到了公安局局长的亲戚,请求他们不要加害毛泽东。

紧接着他又利用自己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到处疏通关系,同一时间,为了不让毛泽东坐以待毙,符定一又找人寻觅他的踪迹。

最后在一个偏僻小巷里,师生俩终于相遇了,符定一赶紧将外界的情况予以告知,随后就从口袋里掏出了20块大洋放在他手里,嘱托道:“先坐火车去广州,后会有期!”

看着老师如此不辞辛苦地为自己奔走,毛泽东不禁感动泪目,在拜别过符定一之后,他就立即奔赴了广州。

这次,两人的分别十分漫长,一转眼就是20多年。

期间,毛泽东仍然在坚持着自己的革命事业,符定一则是回到家乡隐居,继续教书育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3年,国民党曾想要聘请他来做官,甚至还开出了非常优渥的条件,符定一也委婉拒绝了。

他并没有加官进爵的心思,只想一心教书。

回到湖南老家之后,符定一跟当地的党组织取得了联系,还读到了毛泽东写的《论持久战》等进步书籍。

结果还没等他回信过去,国民党军就以他跟毛泽东关系密切为由,将他逮捕入狱。

对此符定一并没有害怕,他一直都以有毛泽东这样一个学生为荣,两人之间也光明磊落!

后来,迫于符定一的身份和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国民党军并不敢动他,而通过亲友和学生们的竭力营救,符定一终于得以摆脱牢狱。

这次事件过后,符定一就更加支持毛泽东的革命事业,1946年重新回到北平,他不仅为时任北平军调处执行部中共代表的叶剑英提供了住处,还当起了交通员,积极帮助爱国民主人士和地下党员传递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期间,符定一还从叶剑英的口中得知,毛泽东一直在到处打听自己的情况。

符定一也很想见毛泽东一面,毕竟师生俩已经分开了二十多年,只是一直缺少一个契机。后来通过叶剑英从中联系,毛泽东终于发来电报,邀请他去延安访问叙旧。

接到这份珍贵的电报之后,符定一的眼眶湿润了,这一天终于来了……

来到延安之后,符定一受到了毛泽东的热情接待,而在众人的陪同之下,他相继参观了延安大学、部队驻地、饲养场、工厂以及老百姓家中等多个地方。

而在这三个多月的时间里,符定一用眼看,用耳听,用心感受。

他越来越确定,得民心者得天下,只有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领导中国走向民主富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符定一参观访问延安期间,正值内战全面爆发之时。

回到北平之后,他就联合所有的有志之士,在学校、群众团体和报社积极的宣传中共和毛泽东的主张,揭露国民党的阴谋和罪行。

这一行为很快就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注意,他们以“煽动罪”为由抓捕了符定一,这已经是他第二次入狱。

消息迅速传至延安,为了将恩师救出来,毛泽东便指示叶剑英立即组织营救,于是,北平的地下党们连夜联络了上百多名学者、教授和爱国人士,一起出面向国民政府提出抗议。

期间叶剑英也亲自到北平国民政府交涉,最终,迫于外界的舆论压力,国民政府只能赶紧放人。

重新恢复自由之后,符定一又获知,中共中央已经准备发起筹备新政协,并邀请他前来参加,符定一表示会积极参加。

只不过,这时候他的心思更多放在了当前的战争局势方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中国人民解放军击溃了东北国民党的反动军队之后,大部队就以浩荡之势回到平津地区,接下来就该考虑解放北平的问题。

对此他有一些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想要跟毛泽东当面陈述,叶剑英将这一信息迅速传达给了毛泽东,于是两人就约定在西柏坡一聚。

1948年,在叶剑英的一路护送下,符定一于深夜时分秘密达到了解放区。

为了表示对符老先生的重视,周恩来亲自提着灯在村口迎接,之后两人就一起进入了院中,见到了早已等待许久的毛泽东。

时隔一两年再次见面,三人的心情都很是开心,毛泽东则是紧握着符定一的双手,激动得说道:“符老,从延安一别两年,今天我们又见面啦!”

“现在的情况跟延安时可不一样了!”符定一也很兴奋。

进到办公室之后,毛泽东就把其他的党领导人叫了过来,一起听取符定一对于解放北平的意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等人来齐之后,符定一就指着北平的军事地图向众人慢慢解释:“经过几个月的慎重考虑,我个人认为应该先攻克天津,然后再夺取北平,因为天津是北平的门户,攻克了它,北平自然就不攻自破!”

在符定一看来,和平解放北平,到时百姓的生命财产不会遭受损失,而这座历史古城也不会遭到破坏。

当然,与他意见相左的将领则认为,驻守在北平的军队虽多,但早已军心涣散,应该先拿下北平才对。

谈话一直持续到了下半夜的两点钟,结束之后,符定一便在周恩来的陪同下回了住所,走在半路上时,符定一经过深思熟虑,终于向周恩来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先武攻天津卫,后文取北平城!”

在符定一看来,这样利国利民,而且实现的可能性很大。

周恩来听后连连点头,表示会跟毛泽东商议一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等到平津战役爆发之后,党中央和毛泽东经过深思熟虑,决定还是采纳符定一的建议。

最终历经64天的时间,中国人民解放军以伤亡3.9万人为代价,成功攻克天津,而后通过各方人士做傅作义的工作,北平也和平解放。

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地,毛泽东兴奋得睡不着觉,他顾不上连日的操劳疲惫,第一件事就是去告诉恩师符定一这一喜讯。

符定一也激动得直掉泪,能见证这一历史时刻,这对于他来说意义重大!

新中国成立之后,符定一就在中央的号召下担任了中央文史研究馆的馆长,带领着著名的学者、民国贤达以及前清遗老们一起,继续为新中国贡献余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