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弯头、大柱、小柱……密度板、刨花板、颗粒板……对于毫无装修经验、被爸爸妈妈当做小公主一样照顾的她来说,她不想懂,也不必懂。但是,作为一名法官,不问性别、不问年龄,只要办案需要,她就必须懂。不仅要自己懂,还要靠自己的讲解,让双方当事人都懂,因为这次的定分止争全靠这些装修小知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人民法院速裁团队法官 张静

“祝福已收到,红包不能收,也祝你新年快乐,龙年大吉。”当事人乔先生给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人民法院二级法官张静发来的龙年祝福红包,把张静吓了一跳。

这是张静初任法官时审理的案子,没想到过去好几个月,过年的时候当事人还能想起她。

混乱信息里找线索

乔先生,因为新房子装修的事,把装修公司告上法庭,乔先生觉得装修公司私自换了约定好的材料,报价跟最后结算金额也对不上,还有些给了钱但根本没施工的部分,简直就是欺诈!因此,乔先生要求装修公司三倍赔偿并退还超额收取的全屋定制费。

就原、被告庭前提交的证据来看,双方没有签订正式的装饰装修合同,工期、装修范围、装修价款、是否包工包料也都没有明确约定。

原告提交的装修明细单是打印版,明细单上双方也没签字,而且明细单上还有手写的增加部分。

原告已支付款项但被告未予施工的项目,被告在提交的答辩状中又不予认可,证据信息太混乱了。

张静法官一遍遍的捋顺着证据,虽然这个案子标的额不大,但如果捋不清事实,双方又不同意调解,很有可能需要进行司法鉴定,但装修都已经完成了,如果进行司法鉴定,肯定要拆除部分装修的,这样不但会增加诉讼成本,还会加剧双方的对立情绪,也会给后续执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这装修公司太过分了,他就是欺诈,必须三倍赔偿我!不调解,我要求开庭。” 第一次联系原告尝试做调解,以失败告终。

高效学习陌生领域

张静拿出两张草纸,第一张写了原告主张的明细和金额,第二张写上被告主张的明细和金额。合并同类项,先把双方都认可的金额消掉,有差异的部分就一目了然了。其中,厨房柜门材质、厚度与约定的不符,施工过程中的弯头、大柱、小柱等材料使用不合理……看着一个个自己从未了解过的专有名词,张静一头雾水,到底该给它们定什么价格才是合理的?不合理的部分补偿多少是合适的?

“李姐,你家前一阵刚装修了是不?能不能让装修公司帮我个忙,我这个案子有些装修的专业名词我不太懂,想请教请教。”张静想起刚刚才装修过的同事,赶紧打了电话。

学会了计算方法,了解了专有名词,张静发现原告的计算方法有误,于是她拿出第三张草纸,把有差异的部分列出,并详细标注出正确计算的方法和最终建议金额,问题捋顺以后张静再次联系了原被告双方。

原告和代理人情绪激动,对算法听得懵懵懂懂,沟通效果不好,张静便主动加了原、被告微信,将计算方法与调解方案发送给双方。

被告代理人对计算方法和调解方案表示无异议。原告乔某也回复了微信,语气虽然客气,但调解方案还是无法接受,欺诈部分坚持三倍赔偿,还是认为装修公司过度用料。

专业讲解赢得认可

“对于欺诈金额,厨房橱柜材质部分三倍赔偿没有异议,但其他柜体板无法支持三倍。根据你们双方提供的聊天记录,在安装过程中你就提出过柜体板厚度与装修明细单中约定的不同,当时装修公司做了解释,你也没提更换并重新安装这样的要求,如果不是因为报价金额和最终结算金额对不上,你也不会起诉装修公司的,对吧?”

“你看我发的计算明细,超额收取部分你确实计算错了,没有扣除用料错误但差价已经抵扣在新增装修项目部分,这部分已经按约定安装完毕,应该支付相应款项。即便按照你的说法,装修公司确实存在过度用料的问题,那这部分款项与重复计算的款项也基本相抵了。”

一遍遍有理有据的摆事实、讲道理,终于赢得了原告认可。

“早上好,张法官。已收到装修公司的转账了。虽然金额跟我想象的有差距,但我心服口服。您审我的案子,我非常幸运。祝您身体健康。”看见这条微信,张静彻底放下了心。

内容来源:高新法院

文字编辑:王 敏

图片编辑:毕 晟

美术编辑:毕 晟

责任编辑:由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