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曾在牡丹江铁路局担任餐饮服务员的张玉凤被调往北京中南海,照顾一名对中国而言十分重要的老人,而这位老人就是晚年的毛主席。在踏入北京中南海的那一刻,张玉凤都没有想到,她会因为这一段经历,被载入共和国的史册。更没有想到,自己会向这名暮年的历史伟人,许下一个用后半生去兑现的誓言。

那么,毛主席究竟向张玉凤诉说过怎样的心愿,张玉凤究竟又和毛主席许下过怎样的誓言?今天,本期节目为您讲述:晚年毛主席身旁的机要秘书——张玉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与张玉凤)

在担任毛主席身边的机要秘书之前,张玉凤曾在牡丹江铁路局担任餐饮服务员和广播员。20世纪60年代则被调往“毛主席专列”,担任服务员,照顾毛主席在走访全国时的衣食起居。后因工作出众,二十六岁的张玉凤在1970年被调入中南海,担任起了毛主席身旁的机要秘书。

1970年时,毛主席已因身体缘故很少再进行全国的走访,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张玉凤便再未见过毛主席。等到她调入中南海时,她见到的毛主席已经和她此前印象中的毛主席已大不相同:此时的毛主席已经两鬓斑白,走路颤颤巍巍,成为了一个身体孱弱的迟暮老人。回想起毛主席为了人民和国家奉献的一生,张玉凤不免有些心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64年,毛主席和张玉凤在火车站合影)

张玉凤来到中南海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帮助毛主席“戒烟”。据张玉凤回忆,1970年她初入中南海时,毛主席就因年事已高,身体抵抗力虚弱,患上了大叶性肺炎,一到冬春之交,毛主席就经常连夜咳嗽不止,并伴有浓痰。但是,毛主席却一直未能改掉抽烟的习惯,而这对毛主席的肺炎治疗显得尤为不利。因此,张玉凤总是趁着毛主席不注意时,就偷偷藏起毛主席的烟和火柴盒。毛主席在见到烟和火柴盒不见时,也就乖乖配合医生,开始戒烟。这样一来,毛主席晚年的肺炎才逐渐有所好转。

而除了戒烟之外,张玉凤还处处关注毛主席的身体健康状况,并向主席的医生孟锦云等人及时汇报。为了能够在医生不在的情况下照顾毛主席的身体健康,张玉凤还特地向主席身边的医生学习护理知识,帮助毛主席按按肩膀,按按腿脚,来让毛主席在经过紧张的工作后,身心都能得到放松。因此,毛主席对张玉凤的照顾十分满意,并多次向周围人夸赞张玉凤的细心认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玉凤与毛主席)

1975年的某一天,毛主席的护理医生孟锦云前来探望毛主席,她和张玉凤一样,都是主席十分信赖的工作人员。然而,在那段时间里,孟锦云却发现自己在和毛主席聊天时,毛主席总是一副神情恍惚的样子。后来,孟锦云询问张玉凤原因时,张玉凤告诉了孟锦云真相:原来,那时的毛主席耳朵已经不太灵光。孟锦云经常无声无息地突然出现,有时吓到了这名年过八旬的老人。在经过张玉凤的提醒后,孟锦云探望毛主席时,经常咳嗽几声,在毛主席注意到有人以后,才询问起毛主席的身体健康状况。事后,孟锦云也不禁感慨张玉凤在工作时,要比自己这个主席的护理医生还要细心得多。

但或许令很多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平日里一贯以细致著称的张玉凤,在有时面对毛主席和其他人时,也会有“暴躁”的一面。毛主席也不禁为之感慨:“张玉凤真是张飞的后裔!”

而让毛主席发出这一感慨的,是因为毛主席接待外宾的一件事。晚年的毛主席虽然身体抱病,但依旧心中从未放下过工作。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前后访华,毛主席均不忘亲自接待,而其余来访的各国领导人也是络绎不绝,而这也就给当时年事已高的毛主席造成了一定的工作压力和身体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与日本首相田中角荣)

对此,张玉凤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因为有些外宾不了解当时毛主席的身体情况,而毛主席和外宾聊重要的事情时,也时常忘我,经常一聊就是好几个小时。张玉凤心里知道,久坐、熬夜有时对这名年近八旬的老人身体是尤为不利的。因此,在某一天,张玉凤突然大声提醒外宾:时间已经很晚了,毛主席需要休息了。

在会见外宾结束后,毛主席批评张玉凤“对待客人太不礼貌”。而一心为毛主席身体健康着想的张玉凤也十分委屈,因此向毛主席顶了几句嘴,毛主席生气地说:“不高兴你就给我走!”可谁知,当时的张玉凤也是在气头上,对毛主席说道:“走就走,谁不走谁是小狗!”于是,张玉凤带着行李连夜回了家,而毛主席也并没有做阻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和张玉凤)

在回到家后,张玉凤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再想到晚年的毛主席身体状况不好,又没人照顾,因此不禁后悔地痛哭起来。在平复心情后,她忽然想到自己还留着毛主席首席保健医生吴旭君的电话,因此便试探性地问吴旭君:自己有几件衣服“落在了中南海”,能不能自己再跑一趟取回来。

而吴旭君自然也明白了张玉凤的意思,张玉凤细致地照顾毛主席的衣食起居,对毛主席的感情大家也都看在眼里。因此,吴旭君立马将张玉凤打来电话的消息告诉了毛主席。毛主席在得知张玉凤已有认错的态度后,便连忙派车将张玉凤又接回了北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与张玉凤)

见到早已哭成泪人,却还依旧嘴犟的张玉凤后,毛主席用半打趣,半诚恳的语气说道:“我年纪大了,确实有些脾气。你的脾气怎么比我还大?你真是张飞的后代啊!”毛主席的这一番话,成为了“张玉凤是张飞后代”的由来。

在张玉凤返回中南海后,她自始至终依旧坚持照顾好毛主席的衣食起居。而毛主席则在这场小小的风波后,对心直口快的张玉凤更加信赖。后来,毛主席更是多次找张玉凤谈话,表达了对她未来的期望:“张玉凤,要做我的秘书说难不难,说简单不简单。简单的地方是,你帮我做好生活方面的工作就好,难的地方在于你今后要守得住纪律。为了提升你的文化水平,我建议你多看看《参考消息》这类的报纸,提升你的国内国际视野,这样你也还能再帮我分担一点工作。”在经过毛主席的谆谆教导后,张玉凤也逐渐收敛起了自己的姑娘脾气,成为了一名主席身边的优秀工作者和无产阶级战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会见尼克松时毛主席身旁的张玉凤)

而更能凸显在会客事件风波后,毛主席对张玉凤愈发信赖的,是张玉凤晚年帮助毛主席完成了一件“大事”。毛主席在晚年时,眼睛患有白内障,这严重影响了毛主席平时的读书看报,待人接客工作。周恩来总理对毛主席的眼睛健康状况也十分关心,因此曾写下一张敦促毛主席早做白内障手术,实现康复的纸条。这张纸条周恩来总理最终交给了张玉凤,并且告诉她“一定要在主席身体状况较好,不显得疲惫的时候读给主席听”,而张玉凤也最终出色地完成了这项工作。

1975年7月的一天,张玉凤用打趣的语气问主席觉得今天身体状况怎么样,如果要是感觉很好的话,我们去把那件“大事”做了。主席询问到是什么大事时,张玉凤说道:“就是那个手术啊,主席您忘了吗?”毛主席听闻后,十分爽快地回答道:“做!”于是,主席便在张玉凤的搀扶下,到中南海的医务室里进行手术。手术的时间并不长,前后总共只有15分钟,总体上也十分成功。而在一周之后,毛主席的眼睛拆开了绷带,这名年过八旬的老人激动地发现自己又终于可以清晰地看清这个世界了。之后,他便又开始忘我地工作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读书看报)

而鲜为人知的是,在毛主席做白内障手术之前,眼睛不好的那段日子里,是张玉凤坚持读书看报,并向北大中文系的老师芦荻学习,帮助毛主席看文件,成为了毛主席的“一双眼”。

1975年12月26日,是毛主席在做过白内障手术后的第一个生日,但也是毛主席一生中度过的最后一个生日。

在最后一个生日之际,毛主席的菜式十分简单。有主席喜欢吃的胖头鱼汤,还有一碗用来祝寿的“长寿面”。但是,看着主席在过了生日之后,又老了一岁。在主席身边的张玉凤既高兴,又难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晚年的毛主席)

在毛主席度过生日后不久,便迎来了1976年的新年。1976年的新年,北京鞭炮齐鸣,而作为重心的中南海则显得有些冷清。毛主席看见后,便对张玉凤说:“孩子,去外面放几串鞭炮吧,我这个老人可以不过新年,但你们几个年轻人还得过。”在听到毛主席这样说后,张玉凤便和几个工作人员一起买来了几串鞭炮,在户外放了起来,而毛主席也听着1976年新年鞭炮的声音,慢慢进入了梦乡。

1976年6月,毛主席心脏病发作,多次陷入昏迷。自知身体状况的毛主席,似乎有了自己将不久于人世的预感。虽然毛主席的一生看淡生死,但他十分在乎自己和身边战友的感情。于是,在病危之际,毛主席把张玉凤叫来,对她说:“希望我去世后,你能每年到我的坟前来看看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遗体前的张玉凤等人,左一为张玉凤)

而一直将毛主席视作伟人的张玉凤,根本无法接受毛主席离去的事实。但是,在毛主席身体状况恶化,身陷弥留之际,张玉凤还是答应了毛主席的请求。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因病逝世,得知主席逝世消息后的张玉凤宛如遭到晴天霹雳般失声痛哭。在毛主席的葬礼上,张玉凤也是目睹毛主席的遗体良久,不愿离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玉凤)

在此之后,张玉凤便如生前和毛主席所说的那样,每年都会前往毛主席纪念堂看望毛主席,用自己的一生,去兑现了这份带有历史厚度和无产阶级战士友谊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