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一对河南夫妇在巴基斯坦打工时,意外收养了一名女婴,22年过去,这个女孩会有怎样的人生轨迹?她是否会回到出生地寻根?一段跨国收养的故事,见证了爱与成长,让我们跟随她的脚步,揭开这段不寻常的经历。

那是2002年8月的一个夜晚,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的一处工地,响起了微弱的啼哭声。

河南农民工老范寻声而去,在一个废弃的纸箱里,发现了一个女婴,女婴看上去刚出生没多久,脸色黝黑,眼窝深陷,但眉清目秀,显露出几分异域风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范左等右等,始终不见女婴父母的身影,巴基斯坦虽然贫穷,但遗弃婴儿的现象极为罕见,老范意识到,婴儿八成是被遗弃了,无奈之下,老范只得把女婴抱回了工棚,他的妻子见状,母爱瞬间泛滥,主动提出收养女婴。

夫妻俩膝下一直无子,这个女婴无疑是天赐的礼物,他们给女婴取名“范梓鹤”,带着她回到了河南老家,尽管家境贫寒,但夫妻俩对待梓鹤视如己出,不惜倾其所有,梓鹤虽是别人亲生,却完全继承了夫妻俩的善良和坚韧。

梓鹤从小在河南农村长大,她很快就学会了一口流利的河南话,然而,长着一张异域面孔的她,在乡亲们眼中始终有些“格格不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街坊邻居们私下议论纷纷,孩子们嘲笑她是“小黑妞”,即便如此,在养父母的呵护下,善良坚强的梓鹤并没有自卑和退缩。

上学后,梓鹤的处境并没有太大改善,同学们对她投以异样目光,嘲笑她是“黑珍珠”,老师虽然同情她的遭遇,却也爱莫能助。

梓鹤只能趁着课间,躲在厕所偷偷抹泪,放学后,她总是一个人默默地走在回家的路上,仿佛自己是一个局外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生活如此不易,但在家人的关爱下,梓鹤渐渐培养出乐观开朗的性格,她喜欢唱歌跳舞,逢人便笑,努力学习的她,成绩始终名列前茅。

英语更是她的强项,流利的口语和纯正的发音,常让外教惊叹不已,老师常常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她,这让她倍感骄傲和自豪。

随着年龄的增长,梓鹤渐渐意识到自己与他人的差异,她开始好奇自己的身世,追问父母缘由,养父母这才如实相告,当年是在巴基斯坦捡到并收养了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梓鹤并没有因此责怪养父母,反而对他们更加感恩,她暗暗发誓,今后一定要用实际行动来回报养父母。

她常说,无论走到哪里,内心深处永远有一个地方叫“家”,那便是河南,她的根永远扎在这片黄土地上,她是巴基斯坦的女儿,更是河南的骄傲。

范梓鹤的成长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她与周围人的差异,在她年幼时就已经显现,黝黑的肤色,高耸的鼻梁,这些特征让她在人群中格外醒目,然而,幼小的梓鹤并不懂得这意味着什么,直到那些嘲笑和冷眼如影随形,她才隐约感受到,自己似乎与别人“不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黑蛋”、“黑妞”这些绰号如荆棘般缠绕着梓鹤的童年,每次听到,她的内心都会隐隐作痛,可她不愿哭泣,因为那只会让嘲笑她的人更加得意。

善良的母亲成了她最坚强的盾牌,只要有人欺负梓鹤,她就会毫不犹豫地出头理论,在母亲的庇护下,梓鹤渐渐学会了用乐观和自信去对抗偏见。

转折出现在一次“多元文化”的主题活动中,梓鹤鼓起勇气,主动请缨代表非洲文化进行展示,她用热情洋溢的非洲舞蹈和对非洲文化的深情演讲,征服了在场的所有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告诉大家,在非洲,黑色皮肤不仅不是羞耻,反而是值得骄傲的象征,她的发言赢得了如雷的掌声,那一刻,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认同和尊重。

随之而来的是高考的失利,这无疑是一个坏消息,但是这并没有击垮梓鹤,她选择去富士康打工,用劳动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尽管工作枯燥乏味,生活委屈寒酸,但她却格外珍惜来之不易的收入,同事们都认为她太过克制,舍不得吃喝,但只有她自己知道,节衣缩食是为了给父母更多的支持,寄回家的每一笔钱,都饱含着她的孝心和感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别人休息玩乐的时候,梓鹤却在学习新的技能,她深知,只有不断充实自己,才能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立于不败之地。

机缘巧合之下,梓鹤接触到了社交媒体,起初,她只是把它当作记录生活的工具,但渐渐地,她发现自己的故事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于是,她开始利用业余时间拍摄短视频,分享自己的点点滴滴。

令梓鹤没有想到的是,这一个不经意的举动,竟然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她的视频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喜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们被她的独特经历和乐观精神所打动,纷纷为她点赞、留言、转发,梓鹤的粉丝量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机会也接踵而来。

回首往事,梓鹤感慨万千,曾经那个饱受欺凌和歧视的“小黑妞”,居然成长为备受瞩目的“网红”,但她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无论走到哪里,她都会自豪地说:“我是河南人,我为自己的肤色和出身骄傲!”

她用自己的故事告诉人们,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偏见,只要坚持自我、努力拼搏,就一定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范梓鹤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黑色也是一种美”的真谛,她的经历鼓舞了无数和她一样曾遭受不公对待的人们。

当范梓鹤以一头亮眼的火红秀发出现在粉丝面前时,所有人都惊呆了,她那张原本就充满异域风情的面孔,因为这抹亮色更添了几分神秘和魅惑。

然而,很快大家就发现,这只是一则染发产品的推广视频,尽管如此,粉丝们对梓鹤的喜爱丝毫不减,红发和黑发的造型,他们都同样地热爱,在他们眼中,无论梓鹤怎样打扮,都是那个独一无二的“河南埃及艳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2022年7月,范梓鹤终于从繁忙的打工生活中抽身,回到了魂牵梦萦的故乡,在这片养育她长大的土地上,她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她开始用手机记录下生活的点点滴滴,用抖音这个平台与更多人分享她的故事。

令她没有想到的是,仅仅几条视频,就收获了数十万的关注,人们被她独特的长相和一口流利的河南话所吸引,纷纷评论留言,表达对这个特别女孩的喜爱。

随着人气的上升,一些短视频机构开始向梓鹤抛出橄榄枝,他们为她开出优厚的条件,希望能将她签约进行商业化运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梓鹤并没有被眼前的利益所动摇,她深知,自己能够吸引人们,正是因为那份纯粹和真实,她害怕过快的商业化会让自己迷失方向。

于是,她委婉地拒绝了这些邀约,她想给自己一些时间,去沉淀,去打磨,去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尽管收入还不算丰厚,但梓鹤依然想着要为养父母做些什么,她用自己辛苦赚来的钱,为父母补拍了一组婚纱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年,父母结婚时因为条件所限,连一张像样的结婚照都没有,如今,女儿已经长大成人,有能力为他们圆梦,看着父母穿上婚纱礼服,手牵手站在镜头前,梓鹤的眼角湿润了,这一刻,她觉得所有的努力都值得。

随着时间的推移,范梓鹤在抖音上的粉丝已经超过了67.6万,她的每一条视频都能收获超过十万的点赞,这些数字不仅代表了人们对她的喜爱,也转化成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据她透露,现在每个月光靠抖音,就能获利四千多元,这让原本入不敷出的家庭有了新的希望,梓鹤开始制定新的计划,她希望未来能够尝试直播带货,将家乡的农副产品推广出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相信,凭借自己的影响力,一定能帮助家乡的经济发展,同时,她也有一个更私人的心愿,就是攒钱在城里给父母买一套房子,她希望能让他们在晚年能够过上更舒适的生活。

有人问梓鹤,是否想过回巴基斯坦寻找亲生父母,对此,她的回答非常坚定:“我从没想过要去找他们,因为在我心里,我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是中国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是河南这片土地养育了我,无论我的血缘如何,我在文化上,在精神上,早就已经是一个中国人了。”

范梓鹤的故事之所以让人动容,不仅仅在于她的经历多么独特,更在于她善良、坚韧、孝顺的品质,在于她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恩之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一个人不应该被出身和外表所定义,而应该以内心和行动来证明自己,她的存在,本身就是对多元和包容的最好诠释,她身上那种乐观积极、自强不息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范梓鹤的人生历程是一曲关于爱、梦想和自我超越的赞歌,她虽然出生在异国他乡,但在河南这片土地上找到了生命的归属。

身为一个跨国孤儿,她没有被命运击倒,而是以乐观和智慧战胜了种种偏见,她用勤劳和孝心回报养父母的恩情,用真诚和坚韧赢得大众的喜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你来自哪里,而在于你是谁,以及你如何努力地成为更好的自己。

在这个多元交融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像范梓鹤一样,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对待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我们要学会欣赏彼此的独特之处,而不是用偏见和歧视去伤害他人。

只有互相理解、彼此尊重,我们才能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范梓鹤用自己的生命经历证明,只要我们心存善意,勇于拼搏,就没有什么困难是无法战胜的,她的故事必将激励更多人勇敢地追求梦想,用正能量感染和温暖这个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