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六六说,她终于知道,为啥奶奶在带娃的同时,还能给全家洗衣做饭……也不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很少崩溃?相比之下,妈妈在带娃时,经常感到压力爆棚。

六六带娃回了一趟老家,整天待在一起玩的娃有好几个,六六家女儿最活跃,其他几个娃都是安安静静的。

六六家女儿2岁半,有个小男孩比六六家女儿小了一个月,两个孩子对比之下差距很大。

小男孩可以一整天坐在凳子上,给他拿吃的就接着,问他什么都不说,鞭炮在旁边噼里啪啦地,小男孩不会怕,也不需要捂耳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六六家女儿,一直坐不住,跑来跑去地玩,要吃什么会说,会表达需求,陌生人问话会回答,鞭炮响了吓得要捂耳朵。

小男孩的奶奶说:每天要干农活,哪里有时间去顾着孩子,吃饱穿暖就行,哭就随他哭。

六六说,后来鞭炮又响了,六六拉着小男孩和女儿一起贴着她的腿,给俩孩子捂耳朵。

第二天又放鞭炮的时候,六六说:要放鞭炮了,你们快过来。小男孩主动过来贴六六的腿。

六六也发现,小男孩总是安安静静的,其实就是没人疼,没人重视他的内心需求。

为什么奶奶带娃很少崩溃?六六说出了很精辟的一句话:老人把孩子当宠物,妈妈把孩子当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人把孩子当宠物

朋友小梦经常给她婆婆说:你把我女儿当个正常的人看待行吗?

总感觉不是用正常人的沟通来的,奇奇怪怪的思维。

爱说反话,跟小梦女儿说:是不是不喜欢跟妈妈睡啊?然后跟小梦说:他们老家的习俗就是说反话,这样孩子爱听。

还老是跟娃说:妈妈傻、爸爸傻、爷爷傻。

唯独不说她自己,整个家就她不傻。

小梦她婆婆对孩子的很多事都视而不见,给小梦女儿洗澡,小孙女说水好烫,然后躲开了水流。她说不烫啊,一点都不烫!两个人就一直重复,小梦婆婆还一直急得不行:你快洗澡啊,你怎么不听话啊?

小梦进卫生间一摸,水是有点烫的,把水的温度调低了点,再喊女儿试试,果然就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看不起孩子需求的养育方式,还包含在精神上。孩子明明怕某一件事情,老人会说:不怕,这有什么好怕的。

孩子说自己不开心,她就说:没有什么不开心的。

老人带娃的标准就是:吃饱就行,活着就行,就像养个小宠物似的,当然不会累!

奶奶带娃不崩溃的核心

最根本原因:老人不需要承担孩子成长的结果,他们也不是孩子的第一责任人。

打个比方,一项工作你是负责人,其他人只是协助,那么他们又怎么会崩溃呢?

还有就是,娃一有问题就抛给你,老人只享受快乐的时光,怎么会累和崩溃呢?

因为孩子不管怎么成长,例如:打架、不成材、个矮、肥胖、懒、拖延症、玩手机等等,老人都不用为孩子兜底,而妈妈需要为孩子兜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我孩子过敏性鼻炎、腺样体肥大,个子矮小,做事磨蹭,我都会焦虑得睡不着觉,经常带去医院做各种检查。

但是老人并不觉得这些是什么问题,觉得纯属我自己瞎想。因为他们不需要为孩子的未来考虑,考不考得上大学,交不交朋友,他们不会去考虑这么长远。

因为他们都不是孩子的第一责任人,兜底的、内耗的只有妈妈。

只有爹妈是真的为了,如何养育出一个健康优秀的孩子,而承担着责任的。

从来没有一句话是说,你看这个熊孩子怎么怎么不好,一定是爷爷奶奶没教好。都是说爹妈怎么不管?怎么不教?

古话都说了:子不教父之过。责任不在老人身上,他们当然不会崩溃。

奶奶只需要照顾孩子的生活,不必纠结孩子的习惯养成、性格养成、学习计划……而妈妈要考虑的就太多太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娃在面对奶奶和妈妈时,其需求量和需求层次是不同的,面对妈妈会更“娇气”,想得到更多归属感和爱,自然更费妈。

面对奶奶嘛,解决温饱和安全就差不多了。

老人和妈妈在带娃这件事上,面对的问题不同,位置不同,所以心态会不同。

朋友们,你们在带娃时,有遇到哪些让人崩溃的事?欢迎大家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