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赵忠祥去捡漏,相中一根明代玉管,估值2万,但是赵忠祥问摊主:“100元卖不卖?”摊主原本不肯卖,老赵说了一句话,吓得摊主赶紧成交!

赵忠祥有个朋友去他家做客,一眼就看中了赵忠祥的藏品——一个玉管,当即出价10万要买下来。

赵忠祥表示这是他心爱之物,可以借给朋友赏玩几天,但割爱就不行了。

他朋友再次看看玉管,咬了咬牙,再次出价:“20万。”

赵忠祥见他朋友对这个玉管实在是喜欢,就以20万的价格卖了。

他朋友并不知道,这个玉管其实是赵忠祥花了100块,从潘家园一个不起眼小摊贩那里捡漏来的。

古董行业很考察眼力且水很深,很多在这个行业几十年的人也会有打眼的时候。

但是眼睛毒辣的人往往能在这个行业混的风生水起,赵忠祥就是这样的人。

赵忠祥是古董收藏爱好者,他家里有大量的藏品,这些藏品有的是从拍卖场买的,有的是从圈内朋友手里收购的,但很少有人知道,大部分都是他从街角不起眼小摊上捡漏得来的。

赵忠祥一有时间就会去古董市场转转,之前经常往返西安、洛阳,但去的最多的还是离家较近的潘家园。

这天,赵忠祥再次来到潘家园,他背着手,走着看着,速度缓慢但始终未停留,这些看过去的古玩经他毒辣的眼一看,就知道都是糊弄人的假东西。

赵忠祥也不着急,毕竟捡漏哪是这么好捡的,一年能遇到一两件宝贝就很幸运了,刚想到幸运,赵忠祥的幸运就来了。

靠墙根阴凉处的一个小摊上,有个很不起眼的玉管,根据花纹造型,赵忠祥一眼就能断定是明代的古董。

而且玉管本身材质就是油润细腻的和田玉,两个亮点加一块,在当时的市价至少两万起步,放到拍卖场上价格更高,而且赵忠祥估摸着这个价格还会涨。

赵忠祥蹲在了小摊面前,正在喝水的小摊贩回过头来一看,认出来是赵忠祥,瞬间眼睛就亮了。

赵忠祥抬头瞟了小摊贩一眼:“100元卖不卖?”

看着赵忠祥拿起玉管看的仔细,小摊贩眼睛转了转,伸出了两根手指:“至少两万。”

赵忠祥轻哼一声,似笑非笑的看着小摊贩道:“你从别处淘来这个玉管最多80块,给你出价100块你已经赚了。”

小摊贩立即反驳道:“这个玉管可是个宝贝,根本不愁卖,至少两万块,少一分我就不卖了。”

赵忠祥明白,这个行业的水就是如此,如果是其他人来,小摊贩可能就100块卖了。

但是赵忠祥在业界出了名的眼光毒辣,被他看中的东西基本上都是宝贝,小摊贩明白这一点,就开始坐地起价了。

对付这种情况,赵忠祥也有经验,他没有生气,也没急着走,而是把声音落下一个度说道:

“这个玉管或许的确值两万块,但那是有合法来源证明的情况下,如果你能拿出来玉管的合法来源证明,我就两万块买了。”

话音落下,小摊贩的脸刷的白了,他慌张的向四周看了一下,然后摆了摆手:“一百块就一百块,给你吧!”赵忠祥笑了笑,果断的付了钱。

赵忠祥走后,小摊贩立刻收拾摊位,很快就走了,等赵忠祥转回来时,就发现这个摊位上已经换成了卖红薯的,他笑着摇摇头,摸了摸兜里的玉管,开心的回去了。

这个玉管被赵忠祥擦拭光亮后,放到了他藏品里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