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AI推荐系统无疑会为电商带来新的流量入口,但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普及仍需时间,AI电商时代的全面到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作者丨叶子

出品丨零售公园

百度优选的价值主张经历了一次显著的升级。

从"超会选"演变为"省心选",百度优选借助AI大模型,强调提供高效的购前决策、优质商品和无忧的售后服务。

这一转变背后,显露出百度对电商领域的深度整合愿景,以及颠覆传统电商版图的雄心。

按照百度副总裁、百度电商总经理平晓黎的期待,智能体(比如百度优选与慧播星)能让大模型技术更普及, 给用户消费体验和商家经营效能带来双向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百度的AI电商创新在理念上颇具吸引力,然而,实际体验可能更多体现为一种防御性的自我救赎。

在电商产业链的复杂棋局中,生产供应、营销推广、履约配送等环节相互依存,单一营销层面的创新难以全面提升效率。

尤其面对阿里巴巴、拼多多、京东等对手在AI技术应用上的深入布局,百度优选要想在竞争中突围,并不会 容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百度优选含AI量究竟如何?

百度优选,百度移动生态的「智能电商」业务,自去年5月推出以来,就定位做搜逛推一体的智能电商平台。

在百度AI电商的战略中,智能导购和慧播星等智能体,频频成为宣传推广的焦点。

智能导购小优,专注于提升用户的消费体验,利用百度的AI技术提供个性化推荐和决策辅助,满足用户的"省心选"需求。

用户通过首页商城进入智能导购,输入如“我想买冰箱”等关键词,小优会用总结性语言描述各品牌特点, 并提供相关品牌的购买链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小优还会继续询问用户几个关键性问题,例如冰箱的开门方式、容量和能效等级,以更深入地了解用户需求。基于这些信息,小优进而推送相关的产品购物链接。

理想情况下,小优应该能够准确捕捉并深入挖掘用户的真实需求,辅助用户比较不同商品、分析它们的优劣,并辅助用户做出明智的购买决策。

然而,小优目前对品牌的相关描述和分析过于笼统浅显,缺乏深度和细节,在最受关注用户需求洞察方面,表 现也显得初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来看看聚焦商家经营效能的慧播星,原本是希望利用生成式AI技术创造虚拟主播,让直播带货实现自动化,以降低成本并提高转化率。

根据宣传资料,虚拟主播能够个性化地编写和表达内容,并在直播时与观众互动,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需求。这样的互动不仅让观众更愿意持续观看,还能促进销售和转化。

随便打开一个数字人直播间,比如选择一个卖祛痘产品的栏目,你可以看到这位数字人主播会采用非常常规的直播带货话术来介绍产品。

她从男女长痘的特点区别以及时间引入,讲述产品的成分、安全性以及针对性治疗效果。她还会强调产品的优惠价格,并鼓励用户试用,承诺不满意可退款。

积极的一面是,这位数字人直播在功能介绍的同时,穿插拟人化表达,如“效果杠杠的,感谢你的提问,这个问题挺好的,点个关注吧”,增加了逼真感。

在互动环节,数字人主播能够进行基本的在线问答。比如你问“你是真人吗?”它会回答:“我是数字人。”再比如 你问“有黑头能用吗?”它也能进而解释产品的适用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数字人主播在初步观察时确实难以区分真假。但长时间观看后语言漏洞就会显现。例如,数字人主播预告 即将结束直播,但实际直播在预告后半小时仍在继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智能体概念并非百度独有

作 为AI与电商融合的产物,百度智能导购和慧播星展现了百度在智能体应用领域的探索成果。

智能体技术是百度在AI研究的前沿领域,对于公司的战略转型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创新并非百度所独有,电商巨头如京东、阿里、拼多多等也在AI领域展开了激烈角逐。

京东推出了与小优智能导购类似的京言AI助手,并在具有显著成本优势的数字人直播领域进行布局。

刘强东的数字人直播卖货一度创下纪录,“采销东哥AI数字人”首播后,吸引了不少商家包括大品牌商 主动寻求合作,这也能体现京东在数字人直播领域的商业潜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阿里在自研大模型和智能助手等方面动作频频。淘宝星辰大模型,专为电商和生活服务场景设计,集成了内容创作、知识问答、决策规划以及编程等多种能力。

阿里也针对不同用户群体推出了定制化的AI工具。面对消费者,“淘宝问问”提供了购买链接推荐和多款产品比价服务。针对商家,AI电商产品“绘蛙”则提供了AI模特换装、种草图文生成等功能。

AI已成为业界公认的竞争利器。从内测能够进行品牌讲解的“AI搜”功能,到推出兼具AI直播脚本与直播间装修两大功能的“即创”,再到近期测试面向C端的AI电商服务 AI购物助手,抖音持续推进”A I驱动电商"战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拼多多对AI电商领域的重视和投入也很大,一度爆出年薪百万招兵买马。尽管目前AI与电商的融合还处于探索期,但不难猜测,未来电商内容改造,会围绕吸引顾客入店、交互服务和物流履约等三个核心环节来进行。

AI电商代表了一次深刻的"效率革命”,它的核心在于利用技术手段实现成本降低与效率提升。

即借助AI和大模型的应用,为平台、商家、用户和商品之间的互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高效体验。

抖音后发制人,拼多多不甘示弱,就连小红书也推出了AI智能笔记助手。面对这样的市场态势,百度需要深思如何在AI应用上打造差异化,提供独特的用户体验,从而在AI电商的浪潮 中占据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营销层创新解不了电商梦

几乎所有电商平台都在主攻用户体验与经营效率的双重提升,智能导购和AI主播正逐渐成为行业标配。

AI推荐系统无疑会为电商带来新的流量入口,但技 术的广泛应用和普及仍需时间, AI 电商时代的全面到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电商产业链是一个包含生产供应、营销推广、履约配送等环节的复杂系统。例如,慧播星和智能导购等产品主要影响营销推广环节,它们是整个价值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却并非决定性因素。

对于所有平台而言,产业链的协同创新才是提升整体效率的关键。目前百度在电商领域的定位更倾向于导购平台。它搜索界面选中的商品通常需要跳转到京东完成支付。

京东凭借物流和供应链优势建立了优秀配送服务;阿里通过电商平台和金融服务建立了综合商业生态;拼多多则通过社交电商模式吸引了追求性价比的用户。

电商巨头们在用户信任、品牌影响力以及服务能力上都有着深厚的积累。百度要想在巨卷的电商市场获得一席之地,仅凭搜索和推荐算法的优势显然是不够的。

这不仅涉及供应链整合、物流配送、售后服务等产业闭环,更关乎用户心智占领,商家生态构建以及平台差异化定位。

事实上,百度的搜索流量具有即时性和泛化特点,这种情况不利于深入了解消费者需求,培养用户忠诚度。

为了增强用户粘性,百度在科普笔记下了很多功夫。以“xx怎么选”作为案例演示,当你输入冰箱、防晒衣、以及爽肤水等关键词时,用户会看到选购指南、精选笔记、品牌排行和全网 热卖列表等信息。当然,搜索某些产品如油烟机、空调、手机、衣服时,广告内容会首现第一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今年5月底百度电商大会上,平晓黎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2023年,百度优选直播动销商家数年同比增长309%,GMV年同比增长594%,直播交易用户数同比增长469%,生成式AI带来的交易占比达到了20%。在刚刚过去的五个月里,GMV年同比增长227%,月交易用户数和动销商家数分别增长了283%和242%。

表面上看,百度电商继续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然而,评估一个企业或产品的市场表现和潜在价值,需要结合原始数值、市场总体规模、市场份额和竞争对手表现等数据。

只有同比增长的数据,是无法了解实际的业务规模或整体市场变化情况。

假设一个平台的直播动销商家数从10家增长到40家,年同比增长309%,这种增长虽然显著,但相对于整个市场而言,商家数量仍然有限。相反,如果基数较大,即使增长率较低,实际增加的数量也可能非常可观。

行文至此,一张罗列百度电商发展历史的图片又浮现在了眼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