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问客户端综合报道

灯光暗去,音乐响起,泛黄的幕布上,人物依次登场……近日,由人民美术出版社与央视新闻联合出品的“文化中国行”栏目发布了皮影戏版赛龙舟。一经亮相,便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烈反响,纷纷赞叹“被中国皮影戏的灵动征服了”“每一帧都戳中审美”。

一块幕布,一束灯光,方寸间营造大千世界。皮影戏,这一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全球无数观众的目光。

皮影戏的起源竟是个爱情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疆乌鲁木齐市皮影戏专场演出吸引众多小朋友观看。(图片来自中新社)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因戏曲中的平面偶人以及场面道具景物,通常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故称之为皮影。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西汉,兴于唐朝,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盛于清代,从有文字记载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相传,西汉时期,汉武帝对爱妃李夫人的病故悲痛不已,大臣李绍翁在夜晚摆上烛台,拉上帷帐,操控貌似李夫人的人偶在帷帐上舞动,惟妙惟肖的表演仿佛李夫人在世,让汉武帝大喜。这个载入《汉书》的爱情故事,被认为是皮影戏最早的渊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皮影戏表演。(图片来自包图网)

皮影戏的演出,丰富多彩,包罗万象。有历史演义戏、民间传说戏、武侠公案戏、爱情故事戏、神话寓言戏、时装现代戏等,无所不有。折子戏、单本戏和连本戏的剧目繁多,数不胜数。常见的传统剧目有《白蛇传》、《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从革命战争年代起到解放后,新发展出的时装戏、现代戏和童话寓言剧,常见的剧目有《白毛女》、《小二黑结婚》、《红灯记》等。剧目结构奇巧,情节复杂,故事曲折,引入入胜。

“老技艺”赶上“新潮流”,万物皆可“皮影戏”

提起皮影戏,你想到的是影视作品中一笔带过的画面?还是旅游景点售卖的“纸片”?实际上,万物皆可“皮影戏”,皮影也能打破壁垒,国潮出圈。

西安市明清皮影艺术博物馆携手陕西大剧院,将传统皮影戏进行了全新演绎,原创制作沉浸式互动皮影秀《皮影笑传》。这部作品将传统皮影世界用270°投影巨幕全景呈现,打造人在戏中游的沉浸感。在传统艺术与潮流文化之间进行了一次跨界对话,原汁原味的国粹艺术与欢乐的脱口秀交相辉映,让皮影在捧腹大笑间镌刻脑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汪海燕制作的“二次元”皮影作品。(图片来自中新网)

“几年前,儿子带我去了一次动漫节。现场的年轻人穿着各种动漫服饰,演绎动漫里的故事情节,氛围非常好。我这才明白,原来年轻人喜欢的是这种潮流。”华县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汪海燕笑称,从动漫节回来后,她便开始设计与动漫、游戏IP相融合的新式皮影,还积极与服装、汽车、时尚品牌等行业进行跨界合作。

“老技艺”赶上“新潮流”,皮影通过不断创新,不仅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还成功打造出众多深受年轻人喜爱的新产品,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交融。

当皮影戏遇上迪士尼童话?

小女孩爱丽丝误入仙境,柴郡猫趴在树枝上朝她咧嘴大笑……用皮影的方式演绎迪士尼童话故事,这样的皮影戏你见过吗?这场特别的皮影戏来自TikTok上的一位外国网友@navaarte21,他自己动手做了皮影,为皮影配音,绘声绘色地讲述了爱丽丝梦游仙境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TikTok用户用皮影演绎迪士尼童话。(图片来自中国文化报)

如今,全球网友在TikTok上也感受到了中国皮影戏的魅力。在TikTok上,#shadowpuppets(皮影戏)等话题受到了广泛关注,网友们不仅惊叹于中国传统皮影,也活跃地秀出自己的皮影故事,光与影的艺术每天都在这里上演。

用户@taelyry3做出了不少深受小朋友们喜爱的卡通角色。小小屏幕后,两双灵巧的手握着多支操纵杆,随着卡通人物的一点头、一举手、一踏步,整段表演活灵活现。用户@nappys_puppets用黑白皮影演绎了三只猴子的故事。三只猴子在形象上各具特色,活泼的表演与可爱的配音让不少网友感叹仿佛回到了童年。

作为中国最古老的“电影”,也是“最早的卡通”,皮影戏从元代起,就随着军事远征和海陆交往,相继传入了波斯(伊朗)、阿拉伯、土耳其、暹罗(泰国)、缅甸、马来群岛、日本以及英、法、德、意、俄等亚欧各国。如今,全球网友在TikTok上再次感受到了中国皮影戏的魅力。

经过漫长的历史雕琢和众多皮影艺术家的提炼,皮影戏已经发展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正是因为中国皮影的精美严谨以及皮影戏的文化包容性,使其在全球范围内赢得了众多观众的喜爱与赞誉。

综合央视新闻客户端、中工网、中新网、中国文化报等

编辑:江子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