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钗黛合一的本质是宁荣合一,薛姨妈早就说破两家为隔山隔海世仇关系!

文/姜子说书

上一回说书,我们已经说过,绛珠是朱红色,是华夏红,是忠贞孝义之寓,是正统之寓。贾宝玉、林黛玉、甄宝玉、甄英莲都是绛珠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林黛玉为正红色,穿戴应为中国红,是怯寒属性;薛宝钗则为青白属性,是怕热属性。两者分明是完全对立的属性,怎么作者却让两者共用判词呢?

  兴儿道:“一个是咱们姑太太的女儿,姓林,小名儿叫什么黛玉,面庞身段和三姨不差什么,一肚子文章,只是一身多病,这样的天,还穿夹的,出来风儿一吹就倒了。还有一位姨太太的女儿,姓薛,叫什么宝钗,竟是雪堆出来的......生怕这气大了,吹倒了姓林的;气暖了,吹化了姓薛的。”

《红楼梦》故事里,“金簪雪里埋”中的一股金簪真的是指薛宝钗吗?这都是许多红学专家的一厢情愿,人家兴儿早就告诉你你们了,那堆雪才是薛宝钗,麻烦回头看前面一句原著原文好吗?难道气暖了了能把金簪吹化了吗?岂有此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宝玉看了仍不解。便又掷了,再去取“正册”看。只见头一页上便画着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

金钗和金簪压根就是两回事好吗?金簪是指男女通用的汉人发簪,写的是崇祯上吊自杀前的披发情景,也不想想,为啥书中秦可卿、林黛玉、甄英莲这些人怎么个个都玩上吊自杀。雪把簪子掩埋了,是写薛宝钗鸠占鹊巢,取代了林黛玉,薛家埋葬了林家王朝。

《红楼梦》故事里,“可叹停机德”真的是写宝钗劝夫治家吗?王夫人选择袭人而弃用晴雯,史太君知道后,明明白白告诉世人,贾宝玉不听妻妾劝,是因为他的本质是冰清玉洁的女儿身,而薛宝钗和袭人反而是浊气逼人的男儿身,贾宝玉坚守的一切本没有错,错的是劝他读书上进的那些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贾母听了,笑道:“我深知宝玉将来也是个不听妻妾劝的。我也解不过来,也从未见过这样的孩子。别的淘气都是应该的,只他这种和丫头们好却是难懂。我为此也耽心,每每的冷眼查看他。只和丫头们闹,必是人大心大,知道男女的事了,所以爱亲近他们。既细细查试,究竟不是为此。岂不奇怪。想必原是个丫头错投了胎不成。”
  或如宝钗辈有时见机导劝,反生起气来,只说:“好好的一个清净洁白女儿,也学的钓名沽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这总是前人无故生事,立言竖辞,原为导后世的须眉浊物。不想我生不幸,亦且琼闺绣阁中亦染此风,真真有负天地钟灵毓秀之德!”

读书为的是明理,而不是沽名钓誉,既然是欺世盗名,不知大义,自然是国贼禄鬼了。所以,史太君以太史公的口吻告诉王夫人,贾宝玉“不读书”各种都是应该的“淘气”,就连贾政这个老学究,也讽刺贾代儒这样的腐儒,你若耽于表面文章,真以为贾政和贾宝玉三观完全背离,你才是被作者的障眼法骗了,上大当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贾政因说道:“那怕再念三十本《诗经》,也都是掩耳偷铃,哄人而已。你去请学里太爷的安,就说我说了: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

《红楼梦》故事里,林黛玉是书香门第,她的闺房竟是最好的书房,连贾政都说了:“若能月夜坐此窗下读书,不枉虚生一世。”林黛玉不就在潇湘馆读书吗?林黛玉不就早已经熟读贾政推崇的《四书》了吗?她教甄英莲学诗,作的就是《明月诗》,这叫根并荷花一茎香。

反观薛宝钗,她可是只会仕途经济学问的国贼禄鬼,薛家可是黑户,是下九流的商家,是天下乌鸦一般黑。林黛玉和薛宝钗,谁是劝夫治家的最佳人选,看明白了吗?你确定作者会拿“可叹停机德”来夸薛宝钗劝夫治家?名不正言不顺的,你们都疯了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书中压根就没有什么四大家族,贾府分为荣宁二府,荣国府为源,为华夏正统,是西府,林府,西子之府,荣即华,草木之繁为荣,草木之人为荣禧堂正主;宁国府为演,是东北角东府,薛府,东邻之府,窥宋玉之东邻,效颦之东施。

东邻窥宋玉,宋为华夏,东邻为元清异族,通灵宝玉为华夏传国玉玺,还泪之说典出卞和哭玉,故有薛姨妈论宝钗黛玉婚姻的一篇宏篇大论,请君细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薛姨妈道:“凭你两家隔着海,隔着国,有世仇的,也终久有机会作了夫妇。这一件事都是出人意料之外,凭父母本人都愿意了,或是年年在一处的,以为是定了的亲事,若月下老人不用红线拴的,再不能到一处。比如你姐妹两个的婚姻,此刻也不知在眼前,也不知在山南海北呢。”

同一个贾府,却是不同的时空,虽曰合一,却是荣源宁演,舆图换稿。荣国府为“昨夜朱楼梦”,大梦一场终成空,成了过去式,故曰西贝之贾;宁国府为“今朝水国吟”,鸠占鹊巢,名不正言不顺,故曰商贾之贾。荣为草木,闺阁女儿之谓;宁为丁,须眉浊物之谓。作者以外篇《胠箧》写窃国大盗,用心良苦!

  《外篇·胠箧》曰: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擿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掊斗折衡,而民不争,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擢乱六律,铄绝竽瑟,塞瞽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毁钩绳而弃规矩,攦工倕之指,而天下始人有其巧矣。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红楼梦》程高本、《脂砚斋全评石头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