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杨万里

硅片龙头搞了一个大动作。

6月11日晚,沪硅产业公告称,拟投资建设集成电路用300mm硅片产能升级项目。本项目预计总投资132亿元,将用于土地购置、厂房及配套设施建设、设备购置及安装等。

沪硅产业为何要豪掷百亿对外投资?这既符合半导体行业趋势发展方向,也有利于公司自身发展。不过,本项目投资规模较大,也考验着沪硅产业的“财力”,从数据看仅凭公司账面资金难以施展拳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沪硅产业的主营业务是半导体硅片。截至2023年末,上述业务占该公司营收比重为97.3%。

2023年、2024年一季度,沪硅产业的营收、归属净利润均为同比下滑状态,同时扣非净利润出现亏损,该公司短期内处于业绩阵痛期。

6月12日收盘,沪硅产业股价为15.09元,涨3.07%,总市值为414.5亿元。

行业低谷期,豪掷132亿元拓产

上市公司冒着风险去对外投资,往往有前瞻性考虑。

沪硅产业本次对外投资的必要性是“抢抓半导体行业发展机遇,持续优化产品结构,进一步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

据了解,目前全球主要有五大半导体硅片厂商的市场份额合计超过90%,主要为2家日本企业、1家中国台湾企业、1家德国企业、1家韩国企业,已呈现寡头垄断的格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自2016年后,中国大陆涌现出多家半导体硅片厂商,主要代表企业有沪硅产业、中环股份、立昂微、中晶科技等。

经过数年努力,中国大陆硅片厂商拿下了部分市场份额,但和中国大陆以外的硅片厂商相比,国内硅片行业总体上呈现出技术水平低、产业规模小、产品布局散的格局,总体竞争力还有差距。

为了推进高端硅片国产化,近年来沪硅产业加码300mm半导体硅片业务。据公告显示,此次投资扩产成功实施后,沪硅产业300m硅片产能将达到120万片/月。

从行业发展趋势看,半导体硅片行业正向大尺寸方向发展。在未来一段时间内,300mm半导体硅片仍将作为主流尺寸。

沪硅产业在2023年年报中提到,硅片尺寸越大,在单片硅片上制造的芯片数量就越多,单位芯片的成本随之降低。例如,在同样的工艺条件下,300mm 半导体硅片的可使用面积超过200mm半导体硅片的两倍以上,可使用率是200mm半导体硅片的2.5倍左右。

此外,Gartner、Techinsights等机构公开预测,预计受新能源汽车、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产业的快速发展驱动,半导体产业将在2024年恢复增长、进入周期性上升通道。

沪硅产业处于半导体产业链上游,经营业绩与半导体行业景气度联系紧密。在半导体行业走出低谷之前,企业做扩产准备有利于打开未来业绩成长性。

是否有“财力”支撑?

沪硅产业大笔投资是为了押注未来,那么,该公司是否有“财力”去实现公司的愿景?

沪硅产业预计项目总投资约132亿元,资金来源是公司自有资金、自筹资金或各合作方募集资金。

财报显示,今年一季度末,流动资产合计为94.94亿元,其中货币资金为57.91亿元。同期,流动负债合计为27.94亿元。

虽然沪硅产业流动性无虞,但若要拿出132亿元投资,仅凭账面资金难以施展拳脚。

财务风险指标方面,今年一季度末,沪硅产业的资产负债率为30.85%;短期偿债指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分别为3.398、2.901,高于理想数值2:1和1:1。

沪硅产业表示,该公司目前财务状况良好。不过,沪硅产业也提示风险称,“相关资金筹措将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可能存在资金筹措的进度或规模达不到预期的风险”。

值得关注的是,短期看,沪硅产业的经营性现金流承压。

2023年,沪硅产业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47亿元,同比下降159.88%,原因是由于公司营收、营业利润减少,同时存货大量增加等所致。

2024年一季度,沪硅产业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439亿元,同比下降197.01%,原因是受半导体市场调整影响,公司营收、归属净利润同比下降等综合因素影响所致。

处于业绩阵痛期

沪硅产业表示,本次对外投资项目达产后,将对公司未来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积极影响。

不过,从近两个报告期已披露的数据看,沪硅产业暂时处于业绩阵痛期。

2023年,沪硅产业实现营收31.90亿元,同比下降11.39%;实现归属净利润1.87亿元,同比下降42.61%;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约1.66亿元。

营收变动的原因是半导体行业需求短期疲软;净利变动的原因包括收入下降、扩产项目实施导致固定成本增加等。

与此同时,因扩产过程中前期投入及固定成本较高,叠加产能利用率不佳,2023全年沪硅产业半导体硅片毛利率同比下降6.30个百分点。其中,200mm及以下、300mm硅片毛利率分别同比下降9.22个百分点、1.90个百分点。

在2023年年报中,沪硅产业提示风险称,若在后续的扩产过程中,出现下游需求受影响,或未能按计划扩大产品销售或按计划推动产品的客户认证进度,可能导致该公司未来业绩出现下滑的风险。

2024年一季度,沪硅产业营收、净利仍双双下降。一季度,该公司实现营收约7.25亿元,同比下降9.74%;归属净利润亏损约1.977亿元,同比下降288.69%。

沪硅产业曾解释称,由于公司持有的半导体产业上下游企业的股票的公允价值变动的影响,一季度归属净利润同比下降约3亿元。

沪硅产业何时能实现扭亏为盈,我们将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