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位于阜阳市颍东区冉庙乡的安徽百蕈农业发展有限公司,2024年成功培育出的富硒平菇,获得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综合检测中心认证,富硒后的小蘑菇身价翻倍,成为市场新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富硒蘑菇带来致富新“硒”望。颍东区委宣传部供图

走进该公司智能食用菌大棚,一排排菌包整齐排列,一朵朵蘑菇长势喜人,工人们忙着采摘、分装,抢鲜发往市场。这些看似平常的小平菇,硒元素的含量却是普通平菇的近百倍。

该公司负责人王继光说:“之所以它的附加值高,是因为完全达到了富硒的标准,市场上普通的蘑菇两三块钱一斤,我们这个蘑菇可以卖到每斤六块钱以上。”

虽然价格高,但自从4月份上市以来,这些带“富硒”光环的平菇迅速成为市场抢手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富硒蘑菇带来致富新“硒”望。颍东区委宣传部供图

王继光介绍,目前采用的是“订单式”培育模式,产品成熟后,就被客户抢购一空,基本上没有存货。

王继光种蘑菇已有多年,培育有羊肚菌、金耳、银耳、虫草菌等多品种食用菌,是当地有名的“蘑菇大王”。2022年,王继光萌生了种植“富硒蘑菇”的想法,一年多时间,王继光到湖北、河南、黑龙江、北京等地,找专家、学技术,经过10多次实验,终于成功培育出“富硒平菇”,目前是省内唯一。

富硒后的小蘑菇身价翻倍,成为市场新宠。王继光介绍,一个棚一次就可以出2000斤,第一茬他就卖了1.3万多元,一年下来一个棚可以产2万斤。

产业兴村,特色富民。如今,百蕈基地有智能食用菌大棚60多个,其中“富硒蘑菇”种植大棚已达24个,不仅直接带动50多名村民就业增收,也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依托“龙头”企业,冉庙乡正积极探索合作模式,推动食用菌产业壮大发展,使之成为助农增收、乡村振兴支柱产业。

“通过先期两个村的合作,企业出技术,我们计划增加28个暖棚,用于食用菌生产,先行先试,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颍东区冉庙乡主要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带动群众共同参与,通过“公司+农户”的形式,逐步在冉庙乡7个村发展食用菌产业,真正实现小蘑菇、大产业。(赵宇 周佰钦 武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