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又是一年端午节。每年的端午节,最让我嘴馋的就是能吃上一口母亲包的粽子。

母亲包的粽子不仅形体饱满紧实,大小重量十分匀称,而且品种多,有花生粽子,红枣粽子,红豆粽子,还有肉松粽子。我们几个人喜欢吃什么口味的,母亲都记得非常清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前在家的时间,我曾十分认真地和母亲学过包粽子。先将所要用的粽子叶浸泡在水中,再将大小粽子叶有条理地清洗干净,并整理好。这样做不仅粽叶不会浪费,而且裹出来的粽子保持了形体大小的统一。母亲绑粽子用的绳子是粽子叶,挑选一些大一点好一点的粽叶撕成一缕一缕的细叶子,和粽叶一起泡在水中。包粽子用的糯米也要提前半天浸泡在水里,再准备好花生、红豆、大枣等食材。所有准备工作就绪以后,母亲就一道程序接一道程序地教我,我学着母亲的样子,将手中的粽叶旋转180度成筒体形状,放进洗净的糯米,慢慢地用筷子将筒体内稀松的糯米敲实之后,再把粽叶一捏一折一扭一叠,粽子开口就整齐完整地封好了,最后捆绑成三角形,这样一只粽子就裹成了。母亲包出来的粽子又美观又精神,总是昂首向上,像一个准备战斗的士兵一样。母亲说:“绑粽子的松紧很关键,太紧了粽子在煮的时候会爆裂,太松了粽子里面的水分太多,就容易散,不粘不香。”为了区分粽子的口味,母亲总是把五只粽子的长尖角朝里理成一扎,把粽子叶搓成细绳子,两扎粽子的细绳连接起来变成一提,再剪去多余的绳头,一提漂亮整齐的粽子便大功告成了。

每次母亲包粽子的时间,我也会在一旁整理粽叶,打打下手,顺便跟着母亲学学。当把粽子全部包完以后,再把粽子放入锅内蒸熟,当香喷喷热腾腾的粽子出锅时,我惊讶地发现我裹着的粽子总是咧开了嘴,母亲笑着说我学艺不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母亲做的粽子煮熟了,剥去粽叶从不散开,几乎看不出糯米的模样,非常糍实,棱角分明,好像模子里倒出来的蜡块一样,淡淡的黄,油油的亮,芳香四溢。每次粽子一出锅,我就迫不及待地先剥几个解解馋,兑上白糖,别提多美味了。一口咬下去,在唇齿间发出“呷呷”的响声,粽子在舌尖上、在牙齿间翻滚,是那么软,那么黏,咬不烂,嚼不碎,弹性十足,香味悠长。母亲做的粽子,劲道口感好,越嚼越有味,真是一种美的享受,都舍不得往肚里咽。吃着糯米团子,再配着几个甜甜的大枣、红豆或是花生,感觉真是甜丝丝爽歪歪。每次我一口气都能吃四五个,还感觉没吃饱一样。

虽说现在我已为人妻,为人母,可是母亲总是还惦记着我,每年端午节做了粽子,都会挑我喜欢吃的给我送来,还总是再三叮嘱:“刚做好的,趁热吃,多吃点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母亲除了会做粽子,还会做各种美食,比如:孜然羊肉、锅仔肥牛、炸酱面、菜盒、油洛馍等等。只要我嘴馋了,都会回家缠着母亲给我做好吃的,母亲也总是二话不说,说做就做,一会儿的功夫,各种美食就出锅了,真的是太好吃了。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吃着母亲做的美食,感觉所有的烦恼都抛到九霄云外了。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平日里商场和超市里卖的各种风味的粽子都有,我也曾买回来吃过,可是却始终吃不出那醇厚的口感和韵味中的亲情。

还是母亲包的粽子好吃,母亲包出来的不仅是粽子,更有对子女醇厚的爱!(文/万琴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