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处要用食指伸直向上表示‘双方’,明确演示出双方走到一起交涉协商……”6月11日,来自成都市双流区特殊教育学校的高级教师高一借助一则民诉案例,正在为西南政法大学卓越公共法律服务人才实验班的大二学生上法律手语课程。

西南政法大学卓越公共法律服务人才实验班,是全国高校首个本科法律手语专业人才培养实验班。今年6月,这个实验班的第一届毕业生已顺利毕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专业+手语 每届录取40人左右

2021年1月,针对缺乏为全国听障人士等弱势群体提供专门法律服务人才的问题,西南政法大学在全国率先设立了一个特别的班级——卓越公共法律服务人才实验班,致力于培育一批既懂法律又懂手语的复合型、应用型法治人才,为听障人士提供法律援助志愿服务,更好地保障听障人士的法律权益。

实验班在大一学生入校时面向全校新生进行选拔,通过笔试+面试每届录取40名左右的学生。实验班迄今已有四届学生,近160人。

根据培养方案,为实验班授课的老师有来自法学、思想政治教育等多学科的校内导师,也有来自司法机关、慈善机构、律师事务所等实务部门的校外专家。

实验班的学生除了常规的法学课程学习外,还要学习三年的手语。西南政法大学通过《基础手语》《法律手语》《公共法律服务实务实训》等课程教学,推动法律知识与手语技能实现从“相加式应用”到“相融式应用”的高阶演进。

学生们毕业后就业方向为律所、法院、检察院、企事业单位等,目前来看就业前景良好。

西南政法大学党委书记樊伟表示,中国目前有2700万聋哑人,说不出和听不到,让这些聋哑残障人士参与社会生活以及参与社会法律生活中障碍重重,要想保障聋哑人群体的合法权益,就要为他们发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邀请“专家”担任指导老师

手语作为一种听障人士交流的语言,有方言,也有沿用日常生活习惯的特殊表达方式,但是法律强调准确、没有歧义的理解,这导致普通手语翻译人员在参与听障人士的法律案件时会出现翻译偏差的问题。

为了确保同学们在法律实务中能更准确地与听障人士交流,学校想了很多办法。

一方面,学校通过外聘特教教师、手语律师、公共法律服务工作者等形式,形成一支稳定、优秀的项目核心团队。

邀请了“中国手语律师第一人”唐帅、“中国首位聋人律师”谭婷、“最美渝警楷模”何巧等公共法律服务先进个人担任实验班指导老师。

另一方面,组织实验班导师团队开发《法律手语》慕课20集,搜集开发法律手语核心词汇890个,联合重庆市普法工作办公室、重庆市江北区司法局、重庆瑞月永华律师事务所等共建法律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初步建立了高水平“政用产学研”融合体系。

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林维表示,卓越公共法律服务人才实验班从聋哑群体切入,将低收入者、老年人、儿童、妇女、军人军属及少数民族等作为公共法律服务的重点对象,旨在在教学与实践中总结出同各群体、各领域相适应的公共法律服务新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用一双会说话的手,传递法律温暖

“一手横伸,掌心向下,自胸部向下一按;紧接着一手伸拇指,顺时针平行转动一圈,这就是‘安全’的手语……”2021年初,为了做好听障群体普法工作,西南政法大学依托卓越公共法律服务人才实验班的教学资源,以实验班学生为主体,成立“法律有声”特殊群体法律服务创新工作室。

工作室联合司法、残联、律师事务所、特殊教育学校等单位,以“法律+手语”的普法形式,不断进行课堂学习与校外宣讲,大大增加了实验班同学与听障群体的联系。不知不觉中,关注听障人的生活已成为了工作室学生们生活的一部分。

去年5月,工作室成员庄婕留意到学校西政街夜市出现了一位聋人摊主李伟,经营着一家无声烤冷面铺。出于练习手语的考虑,庄婕和同学姜浩然与摊主主动寒暄,一来二往,他们很快与摊主李伟熟络了起来。

李伟每天需要来回奔波40公里到学校附近摆摊,因为沟通困难、不知道怎么办理营业执照而一直没有固定的经营场所。

了解到李伟的需求后,工作室的同学们主动帮忙,在数次奔走于办事大厅与学校南门夜市后,终于协助李伟办理了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并向夜市管理方申请减免了李伟每月的夜市清洁费、摊位费等。

了解到李伟身边还有许多经营食品摊位的聋人朋友,实验班的同学们还制作了一份营业执照和食品安全许可证书的申请流程图,并在工作室官微中第一时间更新了营业执照办理所需材料、申请模板等手语宣传视频。

几年来,工作室成员奔波成都、延安、汕头等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调研公共法律服务情况,深入特殊教育学校、社区和红色景点等开展上百场线上线下法律手语普法活动,为听障人士提供法律咨询、代办帮扶、文书撰写、案件代理等法律服务上百次,制作的涵盖20多个主题的系列手语普法短剧在全网播放量超百万次,累计辐射了近50所特殊教育学校的5万多名聋生。

上游新闻记者 宋剑 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