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陈毅的小儿子陈小鲁出生了。对于这个新生命的到来,陈毅夫妻激动不已。

彼时的陈毅没能想到,陈小鲁的未来居然和他计划的相差甚大。而陈小鲁的妻子,军衔甚至比他还高。

作为陈毅的儿子,陈小鲁究竟有着怎样特殊的人生?他的妻子又有何特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登东山而小鲁

陈小鲁的名字,来源于孔子的“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他出生的时候,也正是陈毅任山东野战军司令员的时候。

那时候的局势并不太平,陈毅肩上担负着很大的责任。然而新生命的到来,总是会带给人们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陈小鲁出生之前,陈毅和张茜一直期待着这个孩子是个女儿。因为他们已经有了两个儿子,只想要一个软软的小姑娘。

但陈小鲁出生后,张茜一看又是儿子,表现得十分失望。和张茜的失望不同,陈毅还是很开心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虽然也遗憾没有一个女儿,但儿子同样也是他的孩子。陈毅想了几天,才给陈小鲁定下了这个名字。

张茜得知陈毅给孩子取名陈小鲁的时候,第一次对陈毅的取名水平产生了怀疑。对比起两个哥哥的名字,陈小鲁的名字真的是简单粗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听着妻子的抱怨,陈毅并没有反驳什么。他只是把名字的来源告诉张茜,表示自己可不是随意起的名字。

虽然陈小鲁的名字也是出自典故,但张茜还是觉得小儿子的名字太简单。不过名字只是一个代号,叫什么其实也无所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陈毅军务繁忙,他能陪着妻儿的时间其实很少。所以陈毅也不知道,陈小鲁差点被母亲送人的事情。

那时张茜刚刚生下陈小鲁,陈毅又不在她身边。本来就心情不好的张茜,看到陈小鲁是个男孩,情绪一下子就爆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茜把陈小鲁扔在窗台上,不给陈小鲁喂奶,也不肯再抱陈小鲁。还是当时负责家属工作的助理去看张茜,才把陈小鲁抱了回屋。

助理员还在纳闷,谁把刚生下的孩子扔到陈毅家门口啊。可她到了张茜的屋子里,却没看到张茜的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茜,这个孩子是你扔的吗?你为什么要扔自己的孩子?”助理员不太高兴,她不理解张茜的做法。

张茜还在生气,她看到助理员把孩子抱进来了,直接把头扭了过去。“这孩子我不要了,你送给别人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茜这不负责任的话,自然招来了一顿批评。尤其是当知道张茜为什么不想要孩子时,助理员更是哭笑不得。

她把张茜训了一顿,又安顿好了陈小鲁才离开。陈毅一直不知道这件事,还是后来张茜自己讲,陈毅和陈小鲁才知道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茜讲这件事的时候,陈毅已经带着家人回到了北京。而张茜和陈毅想要的女儿,也姗姗来迟。

在陈毅的教导下,陈小鲁和哥哥妹妹一直秉持着艰苦节约的美好品德。学生时代的陈小鲁,衣服都是哥哥剩下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梅竹马成眷属

在解放战争中,和陈毅配合最好的就是粟裕了。他们一个负责指挥战役,一个负责主抓军务,配合得十分默契。

陈毅和粟裕的情谊,最早可以追溯到南昌起义之后。后来陈毅留在南方打游击,粟裕也是南方的一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四军成立后,陈毅和粟裕的合作就更紧密了。人们常说:陈不离粟,粟不离陈,陈毅和粟裕相辅相依。

这种情谊不仅体现在陈毅和粟裕身上,也体现在他们的后代上。陈毅的长子和粟裕的长子同年出生,陈丹淮则比哥哥小了一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小,三个孩子就是一起长大的。到了陈小鲁这里,则是和粟裕的次子年纪相仿,两个人从小就在一起玩儿。

粟裕的女儿粟惠宁,则是比陈小鲁和二哥小了两岁。陈小鲁小时候,去了粟裕家最喜欢看妹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几个孩子中,陈小鲁和粟寒生玩得最好。粟惠宁小的时候,楚青和张茜不允许两个皮猴子总是凑在妹妹身边。

这就导致了两个小孩的好奇心越来越重,非得看看妹妹到底怎么了。不过妹妹到底还小,两人很少能接触到妹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算能接触到妹妹,那也是在有大人看着的前提下。等陈小鲁也有妹妹了,两个小孩就开始争论谁的妹妹漂亮。

和哥哥们争得面红耳赤不一样,粟惠宁和陈姗姗关系很好。两个小姐妹一起长大,还有哥哥为她们保驾护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到底出身军人世家,两个小女孩一点都不娇气。不过陈姗姗没有选择参军,父亲对她虽然严厉,但也不失慈爱。

粟惠宁继承了父亲的道路,选择进入军队。在粟惠宁参军之后,粟裕更是多次调动她的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调动可不是往什么好地方调,而是反复把她调动到更艰苦的地方去。对于父亲的做法,粟惠宁非常不满。

别人家的孩子都是往好单位调,只有自己是越调越差。知道的粟裕是她爹,不知道的还以为她得罪粟裕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粟惠宁因为这件事,和母亲哭诉过许多次。但母亲虽然心疼她,却从来没有让父亲改变过主意。

粟惠宁忍不住了,她直接找到粟裕,质问父亲为什么这么做。看着气势汹汹的女儿,粟裕眼皮子都没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只是告诉粟惠宁,人不应该受外部条件的桎梏,影响了自己进步的道路。粟惠宁也知道父亲是为了自己好,也就没有多说什么。

当时,粟惠宁和陈小鲁并不在一个地方参军。但两个红二代都没有利用自己的身份谋便利,而是选择了吃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5年,在征得粟裕的同意后,陈小鲁和粟惠宁成婚了。小时候一直想偷偷看的小妹妹,如今成了自己相伴一生的人。

成婚的那一天,陈小鲁既高兴又悲伤。自己喜欢了这么多年的女孩,终于成为了自己的妻子,可自己宽厚温和的父亲,却永远见不到自己成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寻找自由之身

虽然陈小鲁和粟惠宁成婚了,但他们能在一起的时间并不多。当时陈小鲁隶属沈阳军区,粟惠宁却在北京工作。

夫妻两人刚刚新婚,就要面临长时间的分别。所以在1976年的时候,陈小鲁写了调回北京的报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小鲁在军队中表现十分优异,沈阳军区不想放过这个好苗子。不过陈小鲁去意已决,谁劝也没办法。

最后连陈锡联都出面了,就是想让陈小鲁能留在沈阳军区。但陈小鲁不想和妻子分居两地,这个借口让谁都挑不出毛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陈小鲁能顺利调回北京,粟裕甚至亲自出面,让别人不要强留陈小鲁。大家都知道陈小鲁是粟裕的女婿,见粟裕都开口了,陈小鲁才顺利调走。

陈小鲁调离沈阳军区,固然有不想两地分居的原因在。但更多的,是因为当时的政治局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小鲁被调到北京之后,先是在总参二部工作。但在政治漩涡中沉沦,陈小鲁感到十分疲惫。

“我可能不是搞政治的这块料。”陈小鲁这样想。他虽然在认真完成工作,可却找不到自己人生的意义在哪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时间长了,陈小鲁开始感到迷茫。粟惠宁热爱她的工作,所以如果一个人真的在自己热爱的岗位上,那是会发光发热的。

可陈小鲁在岗位上,却只能感觉到冰冷。那段时间,他非常想退伍转业。在陈小鲁最迷茫的时候,是粟惠宁一直陪着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陈小鲁说出自己想转业的时候,粟惠宁是很支持的。粟惠宁知道,这些年的军旅生涯,丈夫心中始终有一块疤。

这块疤,就是他们爸爸陈毅元帅去世。当时陈小鲁在军队,根本没有什么探亲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从离家到陈毅去世,陈小鲁就和陈毅见了两面。一面是陈毅确诊癌症的时候,一面就是陈毅临终的时候。

在军队中这么多年,陈小鲁突然想要放飞自我,去寻找精神上的自由。所以在1991年的时候,陈小鲁转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小鲁转业之后,并没有向其他人一样搞文学创作,而是选择了下海创业。当时正值国家高速发展的时候,陈小鲁站在了风口上。

不得不说,陈小鲁或许真的有经商的脑子。他很快积累了一批原始资本,并在多个领域进行投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小鲁行商,最注重的就是信用。他曾经说过,没有信用的商人,他的路是走不长的。

只有靠信用积攒口碑,才能给自己带来长久的利益。对于那些出卖信用换取利益的商人,陈小鲁都拒绝和他们合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小鲁经商之后,其实外界有许多人对他的评价都不好。但陈小鲁好像看淡了一切,对外界的声音并没有什么表示。

在妻子退休之后,陈小鲁和粟惠宁就住在粟裕的旧宅里。对于陈小鲁和粟惠宁来说,这座小小的房子,承载着两人数不清的温馨回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陈小鲁转业的时候是上校军衔。而他的妻子退休时,已经是大校军衔了。

不过,对于妻子取得的这些成就,陈小鲁向来很自豪。他并没有什么妻子一定要不如自己的想法,对于妻子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陈小鲁非常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8年,陈小鲁因病去世。陈小鲁这一生,一直谨记着陈毅的教诲,把勤俭的家风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