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我国空军某旅公开展示了使用飞机进行实弹射击训练,实弹射击的训练的内容是发射火箭以及投掷炸弹。

这就让很多人产生一个疑惑,现在都是高精尖制导武器的时代了,中国武器库里绝大多数武器都是制导武器,这几年我国也一直在推动军队的智能化建设。可以说使用这种老式非制导武器作战的场景越来越少。为什么现在我们还要飞行员苦练这种火箭弹舔地的技能?原因很简单,用得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前我们对现代战争的理解都是基于不对称战争这一作战模式之下的。

毕竟这几年满世界打仗的也就一个美国人了,哪怕是俄罗斯人在对付格鲁吉亚和叙利亚叛军的时候,也都是以高科技打低科技。在这种情况下使用昂贵的高精尖制导武器快速结束战争,确实是一个性价比非常高的选择。就算是偶尔出现中等烈度局部战争,参战双方一般也都是中低科技国家。

像是俄乌战争这种高科技武器在势均力敌的情况下进行会战的情况还真是第一次。

然而这次会战带来的战场经验让人非常震惊,那就是以火箭弹,铁炸弹为首的老式常规弹药,还没有到完全退出战场的时候。

在俄乌战争之中,由于产能,经济等多方原因影响,高精度制导武器并非战场的全部,虽然说在战争初期,俄罗斯使用铁炸弹和火箭弹进行轰炸的时候,经常出现飞机被乌克兰防空导弹击落的事情,但是随着战争的持续,俄罗斯的苏-25战斗机越来越少,毕竟这玩意儿性能特别差,和飞行棺材没啥区别;性能更好的苏-27和苏-30承担起了轰炸的任务,再加上俄罗斯飞行员使用非制导武器的技能提升,所以后续也打出来了很多重量级战果,而且损失也降低了不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战争的烈度越大,武器消耗越快,而生产速度较慢的精确制导武器很难说能不能实现对战场的无缝隙供应。

我们就用海湾战争举例,美国武器库中价格最便宜的制导武器,也就是AGM-65“小牛”空对地导弹,在海湾战争之中,美国人打了5000多枚,这个数字基本耗光了全部的AGM-65。就算是这么便宜的炸弹,价格也是几十万美元一个。反倒是火箭弹,在美国的武器库里面不过是200多美元一个。

然后就是破坏力,一枚1000磅的航空炸弹,装药量大约为200公斤,而一枚600磅重的“小牛”空对地导弹,战斗部装药量还不足40公斤。这进一步提升了使用非制导武器的性价比。

再加上航空炸弹和火箭弹的制造更简单,在战争时期可以实现不间断供应,这就让该武器重新回到了全球主要军事国家的视野之中。至少在攻击低价值和固定目标的时候,打火箭比导弹合适得多。

有鉴于此,不管是我国,还是美国都把火箭弹和炸弹轰炸训练给捡起来了。就比如目前,美国的F-35战斗机,F-16战斗机和F-18战斗机的日常训练任务中,就包括了使用机炮,火箭弹,航空炸弹进行打靶的训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目前的国际局势来看,全球所有的主要国家都必须做好打一场漫长的消耗战的准备,打不打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得备。不能像俄罗斯或者乌克兰那样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进入战场。打个比方的话,就是虽然现在是热武器时代,但是军队的拼刺,徒手格斗训练也没有落下。这些技能在一般情况下可能确实没有什么用,但是在关键时刻你必须会。

航弹和火箭弹训练也是同样的道理,这玩意儿就是现代空战的刺刀。如果战争真的进入了长时间消耗战的模式,或者进入了紧急时刻,我们的飞行员也必须学会使用火箭弹和航空炸弹“拼刺刀”。

你总不能让士兵和俄罗斯人一样,在战场上自己去学习摸索航弹火箭弹的最佳发射方式吧?

是,现在俄罗斯空天军非常擅长使用这种铁炸弹,但问题是他们的高超技巧都是用人命换来的。正所谓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能用流汗换来的事情,自然就不用拿流血来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