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农民收获小麦,有机器帮忙,太省心省力了。没了打麦场,很多农民也不在家中大量存粮,不少农民选择将收获的小麦在地头卖掉,整个麦收完全当“甩手掌柜”。在地头就把小麦卖掉,小麦中所含的水分不能过高,因此有些农民等自家小麦干透了再收获。

58岁的泗水县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研究员张宗平今年麦收期间,天一亮就到了田间,天黑了才回到县城。他在丰收的麦田间转悠,看小麦收获进度,看收获时减损情况。“小麦不是完全干透了收最好,而应在腊熟末期收。”每进一个村,每到一处麦田,他都对农民这么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今年麦收期间在泗水县拍摄的完熟期小麦。这片小麦是留种用的,因此要等到完熟期才收获,而普通小麦如果等到此时才收获,就要减产了。

张宗平说,小麦在腊熟后期籽粒最饱满,千粒重和产量最高。而小麦进入完熟期后,麦籽粒中的部分营养成分会回流到秸秆中,因而会降低产量;如果遇大风、降雨、冰雹天气,损失会很严重。“根据我这些年的农业实践来看,小麦在腊熟末期收获比完熟期收获,可增产5%至8%。农谚中说的‘九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一成丢’,说的就是这一道理。”

张宗平说,小麦腊熟末期时茎秆仍有一定的弹性,麦粒用手指甲掐基本掐不动。现在小麦联合收割机机手水平高,能准确判定小麦的最佳收获期,并且收获机械充足,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突击收获进入最佳收获期的小麦,这让小麦在丰产时真正实现了丰收。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孙成民 通讯员 包庆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