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跨越两千多年的抒情长诗,一座极具历史底蕴的小岛公园,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端午小长假第一天,复兴岛公园党群服务站联合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出版与传播系,在复兴岛公园内举办了一场“岛上端午奇妙游”主题活动。亲子家庭欢聚一堂,一边诵读《离骚》感受端午氛围,一边在公园里寻找与端午相关的植物,妙趣横生。

《离骚》是中国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诗篇,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而端午节亦被后人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诗中一句“纫秋兰以为佩”,描写的是将佩兰这种芳香植物做成香囊的场景,与端午节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岛上端午奇妙游”的第一站,大家走进复兴岛公园开始寻找佩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复兴岛公园党群服务站的小花园里,孩子们找到了佩兰的身影,大家兴奋不已,纷纷前来闻闻味道。琪琪小朋友说道,佩兰有股淡淡的香味,如果做成香囊,再加一些其他香料,肯定很好闻。

复兴岛公园内植物种类繁多,孩子们在游览过程中观察了许多跟端午有关的植物。比如说长在这群花花草草中的箬竹,就是端午节包粽子用的粽叶,箬竹叶子本身就具有一股淡淡的清香,所以被选为包粽子的原材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园池塘边,一丛丛菖蒲也成为孩子们追捧的对象。每到端午节期间,家家户户门口都会悬挂一束菖蒲,寓意驱鬼邪。实际上,挂菖蒲的缘由与其外形有关,因菖蒲的外形像一把宝剑,具有辟邪的寓意,这是一种美好的祝愿,也成为了端午节的象征。

一边走、一边学,“岛上端午奇妙游”活动不仅让孩子们读懂感悟《离骚》,更让孩子们深入了解端午节的文化。复兴岛公园党群服务站工作人员李佳表示,通过“岛上端午奇妙游”就是想让孩子们知道《离骚》里的佩兰长什么样,包粽子用的粽叶长什么样,家门口为什么要挂菖蒲、它是长在哪里的......实地观察才更有收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此之外,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出版与传播系志愿者在复兴岛公园党群服务站内组织了一场端午手工活动。亲子家庭在这里体验了龙舟的制作、剪纸的艺术、团扇的绘画技艺,还可以亲手做一个香囊,感受浓浓的端午节日气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了解,复兴岛公园党群服务站还将结合传统节日和自身优势举办更多类似的主题游园活动,提升市民群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想象和体验,丰富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

文字/图片:陈涛

来源:上海杨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