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bbf3,本名李雪晴,她有着不少头衔,以至于里边总有你熟悉的关键词。

比如——陶斯之声厂牌主理人、5年兵马司资深打工人、孤独的利里经纪人、RUNRUNRUN乐队小打/和声,最近她还成立了自己的迷幻新队paki paki做主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95后,她赶在乐夏前进入了音乐行业,经历了市场的剧烈变化。

不过,在和她聊天中却时不时能感受到,她身为行业人的“班味儿”不仅不浓烈,反而更像一个深入变幻世界而愈渐“自我”的资深乐迷,所有的经验都成为她审美谱系中的片段,再生长出自己的意趣。

我们从她最初音乐品味的探索,聊到大二时就成立厂牌,进入兵马司,加入RUNRUNRUN,再成立自己的新乐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bbf3和孤独的利里

其中时不时穿插了她作为不同身份的问答,还延伸到电影、书籍等文艺审美,以及作为女性身处音乐行业的感受。

然后从她的表达和姿态中越来越发觉,在独立音乐的场景中,身份的流动和转换无论如何,万道归一的触发点,始终都只是作为一个真正的乐迷。

*以下第一人称正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小我就很喜欢音乐。最小的时候听妈妈放家里的cd什么的,席琳迪翁啊、惠特尼休斯顿这种的,开始喜欢唱歌。后来慢慢就开始听一些国外乐队,接触到摇滚乐,初中开始学习吉他,后来开始什么都听。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声厂的主理人现在是在陕西大剧院工作,但其实他更早是hit轻音乐的主编。我从小看他写的东西长大,初中听兵马司,Carsick Cars、嘎调、吹万,和一些国外摇滚乐,就是因为看hit轻音乐这个杂志,当时他的笔名叫啥啥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还会在互联网、乐评文章、实体书籍刊物、电台播客这类东西上探索(比如优斯迪吧、无解音乐网),现在越来越少了,我也受这些东西影响长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二我在Livehouse兼职,差不多那个时候做了自己的厂牌,开始办演出。

因为当时有个好朋友在西安做厂牌,先开始帮他带一些国外乐队巡演积累了一些经验,后来和大学时期的朋友一起做了自己的厂牌——陶斯之声。

主要也是当时西安也没什么厂牌,审美一致的人也比较少,而且做一个演出厂牌这件事也不难,我们就一起做了The Molds跟TOW的巡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北京后主要精力都放在工作上。偶尔会办点演出,北京第一场三十人三十曲就是用这个厂牌做的,去年还做了一个台湾乐队(迌迌)跟退格的双专场。

接下来今年应该想做一个很不错的日本迷幻乐队巡演,叫HAPPY,大概在11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大四来了兵马司,一开始做宣传,后来做演出,其实也是什么都干,也拍现场视频、带乐队什么的。

·在兵马司第一次出差,带鸟撞利里退格去东北演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CarsickCars、退格、孤独的利里拍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孤独的利里手写专辑歌词页,为《定理》《水的回声》和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负责「Maybe a Live」项目企划和制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去兵马司就是因为喜欢这个厂牌,虽然我最喜欢的兵马司乐队可能已经不在或者解散了(以前最喜欢吹万)。

会感觉以前的市场和现在的市场变化很大,听音乐的人变少了。乐夏之后整个票房有一个报复性的增长,但可能这些人也不是真的喜欢摇滚乐,只是把去Livehouse当成一种娱乐消费,后来市场打开后,有了更多可替代的选择,这些人就都消失了。市场现在又很尴尬,音乐节变得逐渐商品化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bbf3新队paki paki

对于新乐队来说,就像现在的市场一样,更加困难。但我觉得如果你想做些事,你总是可以DIY的。可以管理自己的活动,同时运营自己的平台、社交媒体、在bandcamp上发行自己的作品,管理自己的巡演。新乐队的观众会少一些。但你坚持做下去,最终说不定会抓住你自己的观众。新声音里我现在可能比较喜欢 河边走。

工作5年,我感觉跟一开始的初心是一样的。一开始就是想把这个音乐场景做得更丰富,更好玩一点。可能在这个过程中唯一会变化的就是我的工作方式跟做人的一些方式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说实话,我对女性这个议题不是非常敏感。虽然我作为一个女性在音乐行业里工作,但也没有感觉到有什么不平等,或者是不一样的地方。可能因为我自己的个人定位也不太一样吧,我性别认知上可能也比较模糊,可能更偏向酷儿一点。

所以我觉得女生就是想干什么都可以,保护好自己就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bbf3客串孤独的利里二琴

可能我不是一个典型的女生形象吧。我确实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当中,没有那么性别向的遭遇。

或许我有的时候在工作上会给人一种相对来讲有点强势的姿态。如果说我遇到我不喜欢的人的话,我会很明显地让对方感受到我不想理他。基本上也不太会有人敢来欺负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兵马司乐队里最近喜欢谁?

最喜欢的可能还是Alpine Decline。现在还在约的乐队的话,我可能比较喜欢退格,暴力香槟、空加太都很不错。

最近主要很期待退格可以走起来,他们这张新专辑真的很好。

2/乐夏后很多乐队都看上去有些急功近利的状态,你觉得这是市场的问题,还是受众的问题?

我觉得对于公司跟受众来讲都不是他们的错吧。就只是大家现在都身处娱乐化的场景,然后有娱乐化的受众,就把这个东西搞得没有以前那么纯粹了。

这就是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下产生出来的一个结果。所以,不是任何人的问题吧,就只能说这个环境塑造了现在这样一个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paki paki乐队名是一首毛利儿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它的意思是,拍拍你的手,发出一些声音或者噪音,也意味着阳光明媚的一天。我只是觉得这很有趣。第一眼看到这个名字是在之前租的房子里,可能是房东留下的儿童玩具。我觉得这很可爱。

乐队是我跟我两个好朋友一起组的,贝斯手原本在重庆上学,后来来北京读研了,就过来跟我们一起玩,大家听的东西比较合,可能偏迷幻一点,也有一点合成器流行,我们更愿意称之为“笨蛋音乐”。

加入RUN3是因为小文(兵马司同事/流连于众多乐队的乐手)拉我一起去,分摊排练费啊录音费,顺便就打点小打,唱唱和声之类的。

现在RUN3对我来说更像一个家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我表达层面的欲望没那么旺盛,我很不擅长表达。

很多人做音乐更多想用歌词跟音乐去表达很多东西,但其实对我来说,音乐可能更多是一种情绪上的,把它具象成文字对我来说有点困难。

我想表达东西都已经就是在音乐里了,所以我们的音乐可能更流动性一点,歌词并没有很具象。

最近也在尝试开始整理自己唱出的歌词了,有些意料之外的、潜意识唱出来的东西还挺好玩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延伸|书影音推荐清单

书籍推荐|

  • 假杂志《天气之语》

  • 细野晴臣《氛围驾驶员》

  • 圣埃克苏佩里《夜航》

导演推荐|

  • 反复多次观看的——杨德昌、考里斯马基、娄烨;

  • 受到影响的——赫尔佐格、阿彼察邦、德里克贾曼;

  • 比较关注和喜欢的女性导演——瓦尔达、格雷塔葛韦格、新晋的夏洛特威尔斯(很喜欢她的《晒后假日》);

  • 最喜欢贾木许和他所有的电影配乐。

影视剧|

  • 三宅唱《黎明的一切》

  • 费尔南多索拉纳斯《旅行》

  • 纪录片《赫尔塞黑曼的漫长夏日》

  • 约翰伯格《昆西四季》

  • 电视剧《1883》和《1923》

乐队影响|

  • 本命乐队Fishmans;

  • 初期受The Stone Roses、Galaxie 500、Yo la tengo影响;

  • 情绪上更受頭士耐生树、摇摇帝国、裸身集会这种日本乐队影响;

  • 后期更受Stereolab 、Young Marble Giants、Sun City Girls这类音乐质感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独立小炒

War Sucks,Life Hurts, Music Heals

发送「Club+你所在的城市」

加入我们MusicDish独立小炒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