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初始,正值辣椒成熟时节。修文县小箐镇小坝村的贵阳市2.5万亩高标准蔬菜保供基地——修文园区小寨坡蔬菜大棚里,一簇簇肥硕的螺丝椒挂满枝头,长势喜人,村民们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管护、采收,一派“人勤春来早”的忙碌景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了解,小箐镇气候温和、光照充足,蔬菜水果色泽鲜亮,美味健康。小箐镇紧紧围绕“果蔬之乡”发展定位,探索“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农户”等模式,建成蔬菜基地2.7万亩,包含杉坝、大兴、合兴、小坝四个片区,采取“土地轮作”模式种植螺丝椒、线椒、羊肚菌等蔬菜和食用菌,年种植面积达到5.2万亩次,年产量9万余吨,销售收入达11200万元。

“我们是按采收的斤数来计算工钱,真是越干越起劲、越干越开心。”小坝村村民罗位成一边不停地采收辣椒一边开心地介绍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箐镇坚持以群众增收为出发点,依托蔬菜保供基地发展,以村集体为主导、合作社发力、村民共同参与的发展思路,引导和带动群众主动参与蔬果全过程种植、管护和采收。每月群众投工300余人次,人均月收入达2400余元,真正实现家门口就业创收,群众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

同时,为提升种植水平、打通产销壁垒,助力产业发展,小箐镇发挥“1+1”村集体公司力量,不断提升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邀请省市县专家进行种植全过程培训,做实做细订单农业,用规模化、品质化、专业化农产品打通销售阻碍,农产品在充分保供贵州需求之外,远销广东、广西等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坚持与时俱进、大胆创新,不断改进育种、管理、收获、销售四个环节,全力打造绿色安全的‘菜园子’,保供贵州人民的‘菜园子’,帮助群众鼓起增收致富‘钱袋子’。5月中旬开始采收以来,共计采收了50余吨螺丝椒,每天向贵阳各大物流区输送5吨至10吨新鲜辣椒,线上线下销售额预计达20余万元。”修文园区小箐基地负责人马东波说道。

据悉,修文县小箐镇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突出优势特色、拓展多种功能、延伸产业链条、健全利益联结机制等,不断探索以“1”推动“N”的产业联合发展,旨在使资源利用最优化、效果发挥最大化,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带领群众走好增收致富新路子。

来源:修文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 潘雪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