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稻鸭共养模式。周立军摄

□周立军 陆洪海 本报记者 姜斌 刘畅

10日,北大荒农业股份友谊分公司迎来了首批特殊的“新员工”——1600多只鸭雏,这些活泼可爱的小鸭子们将在第五管理区水稻种植户张薇的稻田里担任起“鸭管家”的角色,开启一段别开生面的稻鸭共养模式。

近年来,友谊分公司积极探索稻鸭共养、稻蟹共生等高效生态农业新模式,构建“稻+”多赢新格局,走出一条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新“稻”路,形成具有友谊分公司特色,可复制、可推广的新型综合种养模式。

在稻鸭共养模式下,稻田成为了鸭子的自然栖息地,鸭子们在此自由嬉戏,不仅有效控制了杂草和害虫的滋生,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而且它们的排泄物自然转化为稻田的有机肥料,为土壤提供了丰富的养分,进一步提升了土壤的肥力。这种模式下,稻田生态系统实现了良性循环,既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又促进了农业的绿色发展。

作为稻鸭共养技术的率先实践者,张薇说:“这种生态种植模式真是一举多得,它极大地提升了水稻产量和品质,让稻米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还节省了劳动成本。这些在稻田中自由活动的鸭子就像一群勤劳的天然‘管家’,帮我打理着这片土地。”

友谊分公司农业生产部部长李俊说:“我们将进一步提升稻鸭共养、稻蟹共生技术的推广力度,鼓励更多种植户采纳创新模式。并加大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的投入,力求在农业生产领域实现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