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宁波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乳腺疾病诊疗中心,67岁的朱老伯特别显眼。在这个几乎全是女性患者的病区,朱老伯是唯一的男性患者。

前段时间,年近古稀之年的朱老伯确诊乳腺癌,已是中晚期,肿瘤也有转移。家人百思不得其解,一大老爷们,怎么会得这种病。

该院乳腺疾病诊疗中心副主任唐鲁兵主任医师介绍说,乳腺癌并非女性的“专利”,男性也会患乳腺癌,虽然发病率很低。不可忽视的是,男性乳腺癌发病率近年来还有上升趋势,因为认知上的缺陷,男性平时很少会做乳腺筛查,所以一旦患上乳腺癌,病情往往比女性要严重,存活率也比女性要低,预后更差。

67岁老伯患上乳腺癌

看着乳腺B超、钼靶和磁共振检查结果,朱老伯还是接受不了这个事实:“我一个老头子,怎么可能有这个病啊,会不会是你们搞错了。”

在宁波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乳腺疾病诊疗中心,老伯显得既尴尬又无奈,经过医生的详细解释,老伯的情绪才渐渐稳定,闻癌色变的恐惧,让他和家人一时间都手足无措。

老伯今年67岁,早在4年前,他偶然发现自己胸部有个黄豆粒大小的硬块,因为不疼不痒,也没任何不适,也就没有在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老伯发现那个肿块越来越大了,摸上去至少有核桃大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家人发现后觉得不太对劲,反复劝说后,老伯才克服了难为情,来到该院的乳腺疾病诊疗中心求诊,结果查出了这种男性少见的疾病。

在家人的鼓励下,老伯逐渐从恐惧中走了出来,医生为朱老伯进行了根治性手术,手术后医生根据病理结果开具了化疗及靶向等治疗方案。在那个几乎全是女性患者的病区,老伯是目前唯一的男性患者。刚开始,他和同病房的病友都不大适应,时间长了,大家也都理解了,他也不再那么尴尬,有时还调侃说,人家都是老公陪着老婆来的,而他却是老婆陪着老公。

男性乳腺癌发病有上升趋势

宁波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乳腺疾病防治中心副主任唐鲁兵主任医师介绍说,从身体结构来说,男女都有乳腺,因而男性患乳腺癌并不稀奇,只是比例比女性小得多,占所有乳腺癌发病率的1%。

但有个现象不容忽视,近年来男性乳腺癌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相比于女性乳腺癌在45岁到55之间最常见,男性乳腺癌的发病年龄比女性要偏大一些,诊断的平均年龄大多在60多岁。

另外,男性乳腺癌一经确诊,往往比女性患者更加严重,预后也要差一些,这主要是男性认知缺失导致的疏忽。大多数男性以为男人不会患乳腺癌,体检时也从不检查乳腺,即便有了乳腺肿块等发病迹象,如果是女性就会及时去医院检查,而男性大都不以为然,等出现疼痛,乳头回缩、出血、皮肤溃烂等症状时,已经是晚期了,所以男性一旦确诊,发生转移的概率就比较大,淋巴结受累的也比较多,预后也就会差很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男性患者家族高危人群会更多

据介绍,男性乳腺癌的发生,除了大家熟知的压力、情绪等因素外,跟血液中雌激素升高也有一定关系,还有就是接触化学物品、电离辐射等职业暴露因素。另外一个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就是基因突变,特别是BRCA基因突变。唐鲁兵主任医师介绍说,15%到20%的男性乳腺癌患者中,都可查出这种BRCA突变基因。

因为基因突变,乳腺癌患者都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在所有的乳腺癌中,约5%-10%的患者具有家族遗传的特点,比如母亲和女儿、姐姐和妹妹可能同时患有乳腺癌,业内称为遗传性乳腺癌。绝大多数遗传性乳腺癌具有BRCA基因突变,有BRCA基因突变的人群,一生中罹患乳腺癌的风险高达70%。男性乳腺癌发病率虽然非常低,但如果家族中有一个男性乳腺癌患者,那么有血缘关系的一二级女性亲属,都属于高危人群。这也是为什么乳腺肿瘤的大夫都有点“怕”男性乳腺癌患者,因为发现这一个,后面有一家子高危人群。

因此,一旦家族有这种乳腺癌患病史的,最好要定期进行乳腺的检查。唐鲁兵主任医师提醒说,最好从年轻时就开始筛查,25岁前B超检查,确认是否有乳房肿块,25岁以后钼靶检查比较好,必要时穿刺或者活检。总之,如果男性发现乳房部位有可触及的肿块或有肿胀感、乳房表面皮肤凹陷和起皱、乳头发生内陷、乳头或者乳房皮肤泛红、乳头大小出现异常、或是乳头溢血、溢液等情况时,应马上到医院就诊检查。

来源:宁波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