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宝山区顾村镇羌家村坚持“党建引领、多元参与、共治共享”的治理理念,以志愿服务为抓手,打造“‘益’起治理”志愿服务综合阵地,培育“‘益’达羌家”志愿服务品牌。互助、友爱、和谐的乡村文明蔚然成风,共建、共治、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党建引领群众参与

志愿服务得到响应

持续完善网格化治理体系。全村划分为5个基础网格,并相应配备1名微网格员,“村委会-微网格员-农户”的三层组织架构初步成为羌家村志愿服务体系的“骨骼”框架。

培育壮大志愿服务队伍。“向内挖掘”——发动有专业特长、热衷公益的村民和动迁上楼的老村民积极响应,参与策划志愿活动。“向外拓展”——嫁接顾村敬老院、青秀实验小学、顾村消防救援站等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资源,开展健康讲座、青少年社会实践等志愿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乡村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开展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

“延伸触角”——成立“新羌家人管理员”队伍,引导“新村民”参与村内人居环境维护、平安乡村建设等工作,助其成长为志愿服务体系的中坚力量。

“凝聚合力”——通过邀请在外乡贤回乡参访、上门拜访等方式,凝聚乡贤力量,发挥乡贤作用。全国劳动模范、三甲医院主任医师等相继回村开展慰问帮扶、义诊巡诊、环境清洁等志愿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优秀乡贤回村开展志愿活动

夯实阵地打造品牌

弘扬志愿服务主旋律

打造“益起治理”志愿服务综合阵地。以党建引领推进集成式创新,结合上海市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工作,整合改造公共空间,形成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社区卫生服务站、农家书屋、示范睦邻点、老年人助餐点等于一体的共享公共服务空间,定期开展志愿活动,提供各类便利服务。

培育“‘益’达羌家”志愿服务品牌。探索实施1个品牌、10支队伍、N项活动的“1 10 N”工作法,全村实名注册志愿者共207人,活动内容惠及方方面面。包括“益达羌家·扮靓颜”“益达羌家·伴老行”“益达羌家·新村民”“益达羌家·平安行”“益达羌家·文娱汇”等系列活动,羌家村在健康有益、寓教于乐的群众性志愿活动中汇聚强大合力,形成了宅宅有队伍、户户能参与的良好氛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益达羌家·新村民”系列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益达羌家·扮靓颜”系列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益达羌家·伴老行”系列活动

建立健全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机制。羌家村每年组织开展优秀志愿者(团队)评选,对突出贡献者进行表彰。围绕助老助残助弱、应急救援等方面开展骨干志愿者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提升志愿服务质量和水平。

和美乡村成色亮

“益”达羌家好未来

文明新风落地生根。在村庄院落设置家风家训墙,引导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弘扬传统美德;在村规民约中增设移风易俗新篇章,倡导村民自觉践行文明新风尚;上门入户开展积分制政策宣讲,充分调动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积极性……一幅洁净亮丽、文明和谐的新农村画卷徐徐展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移风易俗上门宣传

惠民工程常暖人心。连续多年推出“益达羌家·聚民心”为民实事项目,如免除农民城乡居保费用、为住院村民发放慰问金、为考上大学的村民子女发放奖励金、提供医疗费自费部分村集体补贴等。实事项目开展以来,累计投入资金289万元,惠及748户1085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益达羌家·聚民心”系列实事项目

公共服务不断升级。实施河道整治、道路修缮、绿化美化等系列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健康自助检测点、健康步道、健康餐厅等服务设施。修整文化宣传廊、周江巷休闲公园等公共文化设施。同时,开设手工编织、“沪剧大家唱”等各类兴趣小组,丰富群众精神生活。让村民们的获得感看得见、摸得着,乡村治理效能不断增强,群众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羌家村健康步道

陈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