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三年(1798年)已经退位当太上皇的乾隆在88岁的时候还老当益壮的纳了两名十四五岁的小姑娘为妃。通过这个就可以想象乾隆退位之后有多么潇洒,乾隆退位之后可以说和没退位之前一样的潇洒惬意,大权独揽,还有美少女相伴,当然,也是稍微有一些变化,最大的变化就是乾隆真是往死了坑和珅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乾隆退位后通过和珅独揽大权并扼制儿子嘉庆

乾隆这一生最崇拜的人不是老爹雍正,而是爷爷康熙。乾隆曾经对外说过自己如果寿命足够长的话,在位时间绝对不能超过爷爷康熙,要成全爷爷康熙千古一帝的名声,但是乾隆说这话时他万没想到自己居然能活89岁。所以乾隆在位六十年的时候,为了兑现诺言只能选择退位。

但其实乾隆当皇帝并没有当够,而且自古以来主动让位成为太上皇的人大多没有好下场,战国时期赵武灵王让位后却被饿死,而唐高祖李渊和唐玄宗李隆基成为太上皇之后日子都不太好过,都被继任者儿子冷落,所以乾隆可不想被儿子嘉庆冷落,他不想成为赵武灵王、唐高祖、唐玄宗这些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乾隆就想出了让位不让权的办法,乾隆只是在名义上成为太上皇,实际上军政大权还牢牢掌控在他的手中,批阅奏折,人事任免调动,军事行动都需要乾隆拍板,而嘉庆只负责主持庆典,出席一些典礼活动,就好像现代的日本天皇一样,是个吉祥物。

而且最能说明乾隆不想让权的就是他在让位后的一系列操作,乾隆让位之后他对外仍然自称是“朕”,颁布的旨意仍为皇帝专属称呼“敕旨”;大臣们在上书行文之时,遇太上皇三个字仍然要像皇帝那样抬三格书写,而做为正牌皇帝的嘉庆只需要抬两格书写;乾隆退位后过生日称为万万寿日,而嘉庆的生日才成为万寿日,并且全国还要因为乾隆过生日成为一个节日,全民放假休息,也就是说在乾隆退位后,清朝多出了一个休息日,一个是乾隆生日,一个是嘉庆生日;在紫禁城外以“嘉庆”年号纪年,而在紫禁城内还是以“乾隆”年号纪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关键的是乾隆退位之后他还迟迟不肯搬出皇帝的寝宫养心殿,按照清廷礼制,顺治入关之后顺治和康熙父子两代帝王都居住在乾清宫,到了雍正时期才改为皇帝在养心殿居住,此后养心殿就成为了历代清朝皇帝的寝宫,而乾隆在退位后却坚决不肯搬出养心殿,以自己住了60来年养心殿搬到别处不方便为由拒绝搬离,这样一来作为皇帝的嘉庆还只能居住在自己当皇子时期的寝宫毓庆宫。

而且关于乾隆不肯搬离养心殿还有一件插曲,那就是乾隆在禅位大典前还不肯愿意交出代表皇权的象征玉玺,此前乾隆已经说好了不搬离养心殿,这样一来不把皇帝寝宫让出来,还不把玉玺交出来,那让儿子嘉庆继位干什么啊。

乾隆这样的行为引起了朝中大臣议论纷纷,由于乾隆坚持不肯交出玉玺,届时禅位大典真如期举办那岂不是太让嘉庆难堪了,这时候还是大学士刘墉和礼部尚书兼左都御史纪晓岚出来劝谏乾隆,当时作为礼部尚书的纪晓岚引经据典给乾隆讲道理,而刘墉则是据理力争,刘墉甚至建议乾隆在搬离养心殿和交出玉玺二者之间选一,如果他非要二者兼得的话,那就宣布终止禅位典礼,恢复嘉庆太子身份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终乾隆还是一个好面的人,他也觉得如果皇帝寝宫和玉玺都不给嘉庆一个,确实让嘉庆这个皇帝当得没有意思,如果半途终止禅位典礼,那岂不是让自己失了颜面。乾隆是一个十分好大喜功注重面子的皇帝,他喜好虚名,他之所以禅位也是要成全自己十全老人的名号,古今帝王之中,有哪个盛世明君在活着的时候主动禅位,这是多么高尚的行为,肯定能让自己名垂青史。

因此乾隆在禅位大典上把玉玺交给嘉庆之后,就自豪地对群臣进行自己一生的自我总结:今明足授受,为千古第一全人,不特三代以下所未有,以视尧舜,不啻过之。

乾隆还亲自向群臣列举了古今伟大帝王从统治疆域、统治人口、寿命长短与自己进行对比,最终乾隆得出结论自己是古往今来三皇五帝之后最完美、最成功的皇帝,并且一再强调自己之所以让位,是为了不敢超越圣祖爷康熙,但是乾隆言下之意,自己其实已经超过了祖父康熙,只是出于孝顺,所以在位时间上不敢超越爷爷康熙而已。

不过乾隆虽然把玉玺交给了嘉庆,但是紧接着对外公布以后自己用喜字第一号玉宝“太上皇帝之宝”,并且规定批阅奏折只有太上皇的玉玺和皇帝的玉玺同时签盖才能生效。实际上乾隆就是变着法削弱了代表皇帝权力的玉玺,也好让自己继续揽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在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十九,在接待朝鲜使臣时,还是由乾隆亲自接见,并且乾隆还意味深长的告诉朝鲜使臣:“朕虽然归正于皇帝,然军国大事还得由朕批准方可。”看看乾隆说这话,明摆着就是昭告天下,虽然嘉庆是名义上的皇帝,但是要记住在大清朝乾隆还是最终拍板的决策人。

从乾隆这些做法来看都说明了他不仅陷入了自我陶醉中而且并不想让位,只是实在碍于当初自己夸下的海口在位时间不能超过爷爷康熙,没办法之下才让位给嘉庆,其实从嘉庆继位到乾隆去世这三年多时间,嘉庆名义上是皇帝实际上更像是太子。

乾隆在嘉庆二年(1797年)身体出现问题,他的语言能力开始退化,但乾隆的脑子还好使,他知道自己身体越是不好的时候,越要防止儿子嘉庆独揽大权,恰好这一年首席军机大臣兼大学士阿桂去世了,于是乾隆提拔和珅为首席军机大臣,通过和珅揽权并压制嘉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乾隆在上朝时自己还是坐原来的皇帝宝座,嘉庆坐在下首,而和珅则侍立在乾隆旁边。因此文武百官上朝时跪拜皇帝,实际上是跪拜了乾隆、嘉庆、和珅三个人。而且乾隆当时语言能力退化,只有和珅能听懂乾隆含糊不清的语言,因此乾隆说的话都由和珅转述出来,和珅可以说几乎成为了乾隆的代言人。

和珅在乾隆退位这三年中帮助乾隆压制嘉庆,同时自己的权势也达到了最顶峰,权倾朝野,即便嘉庆当时也只能听从老师朱珪的建议,对和珅采取了隐忍的策略,让和珅三分。也因此当时的人都称和珅为大清国“二皇帝”。

和珅本身是一名大贪官没有错,他贪腐敛财,但是不要以为乾隆真的会被和珅糊弄住,乾隆不知道和珅贪腐的事吗?乾隆不是不知,而是乾隆需要和珅帮自己敛财,乾隆多次游江南耗费巨大,加之他本身喜好收藏,生活上比较奢侈,所以乾隆的钱不够花,不够花怎么办,那就找和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和珅善于理财也善于敛财,他总能在乾隆最需要钱的时候,给乾隆变出钱来,这才是乾隆晚年离不开和珅的原因。和珅是巨贪,但是实际上大头都喂饱了乾隆而已。结果却是乾隆是一代仁君,人人赞扬,而嘉庆和老百姓恨的却是和珅这个大贪官。

所以在乾隆去世之后,嘉庆立刻赐和珅自尽,乾隆要名声,和珅要钱,最终和珅还是没有算计过乾隆替他背了一口大黑锅。至于嘉庆是怎么想父亲乾隆,那恐怕只有他自己清楚了,即便嘉庆对父亲乾隆不满他也只能装在心里,怒火则发泄在了和珅的身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乾隆在三年太上皇期间主要干了三件事

乾隆在太上皇位置期间除了通过和珅打压儿子嘉庆,实现自己大权独揽的目的之外,他主要还做了三件事,分别是举办千叟宴,平定白莲教叛乱,以88岁高龄纳了两名十四五岁的女孩为妃。

千叟宴就是皇帝宴请天下老年人,这是康熙最先举办的,康熙在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和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了两次,乾隆在12岁时曾参加过康熙举行的第二次千叟宴,因此对千叟宴印象极其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