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一份报纸被秘书送到了蒋介石的手中,这是一份大陆的报纸,报纸上用大量的篇幅报道了一个新闻,那就是1955年的授衔仪式,在这次授衔仪式上评出了十大元帅、十大将等军衔。

蒋介石在仔细阅读了十大元帅的名单之后,发出了一番感慨,他对一旁的妻子宋美龄说:“没想到粟裕落选了,他可是一个挺厉害的人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年将领

蒋介石曾经在解放战争时期的某次军事会议上抱怨说:“粟裕简直就是我肚子里的蛔虫,把我的战术都摸透了!”

这句话说得倒也不假,以粟裕行军作战本领,蒋介石根本就逃不出他的手掌心。

在后世的军事迷眼中,粟裕是一位能力非常出色的将领,有人将他打的仗评价为“神仙仗”,他做出的战略部署,一般人是根本想不到,猜不透的,他打的胜仗一个比一个漂亮。

不过这样一位天才军事家却并不是正宗的军校出身,相反,最开始粟裕就读的是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按照一个师范毕业生的路线,他看起来似乎和参军没有什么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粟裕

不过在师范读书期间,粟裕心中已经有了报国的壮志。在校期间,粟裕非常积极地参与学生运动,是当时湖南非常著名的进步学生领袖之一。

但是1925年,粟裕的命运发生了转折。这一年,第二师范的校长因为支持学生运动被残忍杀害,粟裕这一批进步学生的生命安全也受到威胁,为此,组织上决定把他们转移到武昌。

来到武昌之后,他们这些进步学生被安排到叶挺将军所带领的教导大队,年轻的粟裕就这样开启了自己的从军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叶挺

在众多的将军元帅中,粟裕的资历并不算高,直到南昌起义的时候,粟裕的职务也不过就是一个班长,谁也没想到,这个看起来不太起眼的班长,将来能够成为神仙一般的指挥官。

一直到后来南昌起义失败,粟裕跟随着部队上了井冈山,他依然还是不太起眼,这个时期有关粟裕作战的资料很少,但从少量的资料中,我们依然能够看出来粟裕超凡的作战天赋,其中有一段记载是这样的:

1928年左右,担任28团某连连长的粟裕,曾经带领战士们在老七溪岭附近和敌人爆发了一场战斗,当时敌人把守着制高点,而粟裕这边由于冲锋太快,等粟裕一马当先,冲到敌人附近的时候。

他后面其实只跟了九个人左右,这个时候粟裕做出了自己的部署,他让九个人兵分两路,六个人去控制制高点,另外三个人跟随粟裕迂回过去,在山坳里给敌人来了一个出其不意的伏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一冲到敌人对面,粟裕直接端起枪来对敌人大喊:“都举起手来,不要动,你们已经被我们包围了!”

同时,粟裕又让司号员在对面的山顶吹起了冲锋号,敌人完全没能摸透粟裕的底,一看他这么大胆地冲过来,以为自己真的被包围了,于是一个个吓得脸色惨白,放下了枪。

粟裕为了防止敌人们回过神来反击,于是让他们把枪全都拆卸下来,让敌人背着空枪管在前面走,他带着三个战士在后面押运,就这么一路有惊无险的把敌人全都压进了战俘营。

这是一次相当冒险的举动,不过也足以看出年轻的粟裕已经非常的有胆识了,这一战,粟裕带着少数的战士兵不血刃的控制了整个制高点,同时又缴获了一百多条枪,可以说是一场极大的胜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3年,粟裕升任为红七军团的参谋长。

1934年,红七军团改编为北上抗日先遣队,六千多人对敌人所在的地区展开攻击,他们这样做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掩护中央红军突围,保证长征能够成功,这个任务可谓九死一生。

10月,红七军团又与红十军团会合,形成一支人数高达数万的部队,但尽管听起来人数足够多,面对敌人的大军围攻依然是不堪一击,他们很快就陷入了敌人的重重包围之中,孤立无缘,弹尽粮绝,最后这支上万人的部队几乎全军覆没。

粟裕带领四百多人突围出来,随后粟裕带着这支不足四百人的队伍,在浙江一带进行了三年艰苦的游击战争,就是这三年的游击战争磨炼了粟裕的心智,使他成为了一个更加成熟,更能抵挡风浪的优秀指挥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百炼成钢

那段时间可以说是粟裕军事指挥生涯中最为艰难的一段时期,因为此前大军全军覆没,所以他已经和中央红军失去了联系。

甚至1937年的时候,粟裕的名字曾出现在了烈士名单上。

南方地区基本上全都是敌人的地盘,没有根据地可以依靠,所以粟裕只能把所有的战士分成小组部队,进入山中依靠地形和敌人不断的周旋,再不断突破敌人的封锁,创建根据地,一切从零开始。

直到1937年9月,粟裕这支部队才重新和中央取得了联系。随后,粟裕带着部队继续南下来到皖南一带,成为了新四军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