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纵观美国流行文化,唐老鸭绝对算得上是经典卡通形象之一,很少有角色像他那样备受人们喜爱。1934年,唐老鸭诞生于华特迪士尼公司,6月9日是他的官方生日。这个身穿水手服、爱吃胡萝卜的家伙,刚与观众见面就迅速成为迪士尼角色中的团宠。然而让观众印象最深的,是其后演绎的一系列军旅生活、作战经历。迪士尼动画片用幽默的画风展示美国二战士兵在战场上遇到的困难、挫折,更展示了盟军在战斗中的智慧与坚韧,给予当时的士兵和民众极大鼓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鼓励美国人及时纳税支持前线

1936年,迪士尼为唐老鸭找到一个爱人,让他收养了3个侄子,唐老鸭拥有了自己的生活。

唐老鸭以富有喜感的动作和独特的嗓音被大众熟知,但在二战期间,唐老鸭收敛了很多,成为更严肃的爱国者角色——他穿上卡其裤,成为一名美国陆军新兵,一系列入伍生活的动画片应运而生。

唐老鸭的“服役期”从20世纪40年代初开始,他第一次穿着军装出现是在1942年上映的短片《唐老鸭从军记》中。该短片由杰克·金执导,幽默描绘了唐老鸭从接到征兵通知到走入训练营的经历。开篇便是街头一幅幅鼓励参军的海报,备受鼓舞的唐老鸭昂首阔步走进招兵部,提交入伍申请,被批准后换装体检,正式入伍——唐老鸭从军记正式上演!

与其他保留了平民生活特色的卡通人物不同,唐老鸭完全融入士兵角色。二战期间,他“主演”了许多军事题材的动画片,其中较为突出的是《新精神》(1942年)及其续集《43年的精神》(1943年),这些动画片由华特迪士尼工作室与美国政府联合制作,目的是鼓励美国公民及时纳税,以支持战争取得胜利。

在《新精神》中,满怀爱国之情的唐老鸭急切想要纳税,向美国民众形象地展示战时纳税的重要性。

另一部重要的动画片是《纳粹统治下的噩梦》(1943年),它赢得了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该片描绘了一场“噩梦”,梦中的唐老鸭生活在纳粹统治下,被强迫劳作,并不断受法西斯意识形态洗脑轰炸,这部短片是对当时轴心国的公开批评,也是强有力的亲盟宣传,用幽默和讽刺的形式输出美国的意识形态。

装饰美军战机

唐老鸭的士兵角色吸引力主要源于其“真实”的个人形象。与战时宣传中常看到的理想化英雄人物不同,唐老鸭会在战场上表现出恐惧和挣扎,这让他更具亲和力,也正是这种真实情感的表达,激发了当时美国大众的爱国情怀。

在《战鸭突击队》(1944年)中,唐老鸭是一名在太平洋战区敌后执行任务的士兵。在幽默的画风中,短片描绘了唐老鸭坚定信念,通过聪明才智最终克服障碍的过程,在展示真正军旅生活的同时,讴歌美国士兵的勇敢和足智多谋,鼓舞了士气。

在战时宣传中使用唐老鸭形象,是美国政府和好莱坞通过媒体促进国家团结的更广泛战略的一部分。美国战争信息办公室(OWI)与迪士尼等工作室密切合作,制作支持战时宣传的内容,以唐老鸭为主角的漫画、动画片在美国和国外广泛发行。

唐老鸭在二战中的形象甚至超越了动画角色本身。其形象出现在各种形式的媒体和多样商品中,如战争债券广告、产品宣传海报,等等。为鼓舞士气,迪士尼还将其标志性肖像借给不同的政府机构,为军队设计徽章、给军备设计装饰。该公司的艺术家为不同军事部门创作了1200多个徽章,服务对象包括女子航空勤务飞行队和著名的“飞虎队”。迪士尼设计的“机头艺术”以米老鼠和唐老鸭等人物为特色,装饰飞机机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迪士尼还为战争筹集不少资金。二战期间,该公司出借动画形象,政府制作的债券证书边缘展示了22个角色,包括唐老鸭、小鹿斑比和七个小矮人。有美国媒体报道称,迪士尼是“美国文化的推销员”。

50岁光荣退伍

从喜剧角色到爱国偶像,唐老鸭的成功展示了动画故事在引导公众感知、鼓舞人心方面的力量,显示了流行文化在国家危机时期的持久影响。这个角色不仅仅属于第二次世界大战那个时代,他作为战时宣传的遗产经久不衰,时刻提醒人们娱乐塑造世界的独特作用。

迪士尼总在推出新的卡通角色,角色的故事多种多样,但每个美国人心中都存在一段相同的“迪士尼的美国历史”——迪士尼乐园和迪士尼世界是美国人的集体记忆。对于许多迪士尼游客来说,“迪士尼的美国历史”的价值不在于其事实准确性,而在于它赋予民间的生命力,让人们感受到的乐观与团结。

1984年,50岁的唐老鸭正式从国防部领取退伍证。在加利福尼亚州托伦斯的武装部队游行队伍中,唐老鸭身穿二战美军制服亮相。他被晋升为中士,人们为他举行了退役仪式。(冯亚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