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小说,也不是杜撰,是我真实的官场一生。看完后,烦请大家评判一下,我是不是一个好官。

我叫王播,年少时父母早亡、家道败落。为出人头地、过上人上人的生活,我坚信,知识能够改变命运,便疯狂发奋读书。无奈食不果腹,只能寄人篱下混口饭吃。

天道酬勤,苍天不负有心人,35岁时,我终于考上了大学,终于有了铁饭碗,吃上了皇粮。我特别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在领导岗位上,我兢兢业业、刚正不阿,凭实干一路升迁至处长,后因得罪了市长,被贬成了县长。

这点小事,跟我当年寄人篱下、寒窗苦读相比算个啥?只要我坚持,一定会苦尽甘来。51岁那年,我当上了市长,两年后升为部级领导。因为自己太年轻了,我的上级一看,这不行啊,这不要把我干掉接替我吗。

于是,各种手段,把我弄到西南边陲当一把手去了,都说是封疆大吏。但毕竟是被发配去的,好说不好听呀,但没招,只能忍辱负重,等待机会东山再起。

河东河西,十年足矣。后来,国家元首换了,看不上我的那个上司,他步我后尘,也被贬了。于是,我官复原职。我吸取了前两次被贬的教训,该干事干事,该圆滑圆滑,就这样,我竟然坐上了我上司的位置。官场竟然这么神奇,两次被上级干掉,反转后又坐上了上级的位置,这也算是官场中的传奇了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2岁时,功成名就的我,来到了扬州,没错,就是这里,是我年少苦读的地方,也是寄人篱下的伤心之地。

故地重游,我颇有衣锦还乡之意。这个地方是个寺院,看到故人旧景,情感涌上心头,提笔作诗一首:

三十年前此院游,木兰花发院新修。如今再到经行处,树老无花僧白头。

我写得很直白,只要识字的都能看懂。

当我来到自己当年读书居住的房屋,感到很意外,那个破房子内外装修一新,自己当时被羞辱愤而离去在墙上留下的诗句,已被精装细裱。唉,内心五味杂陈,百感交集,又一首诗脱口而出:

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阇黎饭后钟。三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

眼含泪水,30年前的情景历历在目:自己当年穷困潦倒,为了读书,吃住这里。一开始大家对我还可以,认为我是个读书人,说不上哪天就出人头地大家都能借上光。但时间长了,我感觉到了僧人们的异样眼光。后来我发现,以往寺院里都是敲钟后开饭,但现在,敲钟后我去吃饭时,却看见僧人们正在洗碗刷锅,原来人家吃完了呀。再傻的人也能看得出来,人家已经厌烦了我这个吃白饭的人!读书人不能丢风骨,含着眼泪带着羞辱,我在墙上写了一首诗,头也不回愤然离开了这里。

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人情恶、世情薄,这就是我当时的感受。再想起,这些年在官场的沉沉浮浮,自己的内心受到了非常大的冲击,人生不过几十年,权力是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只要保持权势,才能不被欺辱,才能赢得尊重,才能保证平安。至于如何保持权势,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和手段,就不重要了。从此,我告别了从前的自己,要做一个真我。

对主动送来的钱物,我来之不拒。对有事相求的,我告诉他们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钱不能自己花,有舍才有得,才不会出现大问题。对各路权贵各色官员,以钱财开路,全力结交。对于大领导,投其所好,只要有爱好,就满足你。

当然,这给我后来带来了很不好的名声。但有得必有失,既然是自己深思熟虑后的选择,那就无怨无悔地接受。至于是非功过,还是让后人评价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