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印边境又成了舆论热点。每当我国在重要时间节点或重大事件之时,一些国家不失时机地整事儿。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都发展中国家,又是邻居。印度凡事总喜欢跟中国比较,两国之间有不少恩怨情仇,这里简单回顾中印的一次重要交锋——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战。

一、为啥开打

印度比我国早建国两年,都刚刚建国,两国处于蜜月期,关系不错。但英国撤离后故意留下了两个楔子,一个是印巴分治,另一个是麦克马洪线。就是这个非法的麦克马洪线,将我国部分领土划给了印度,这也是中印领土争端的主要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印度对华表面友好,但小动作不断。1951年中国抗美援朝时,印方乘机抢占了中印边境东段“麦克马洪线”以南的9万平方公里我国领土,随后侵占了边境中段我国部分领土。对于印度的行为,我国采取了忍让和克制。但是印度对此非但置若罔闻,而且得寸进尺:1959年8月,双方军队在边界的第一次冲突,10月印度又挑起了空喀山冲突,11月中国提出两国军队各自后撤、总理会谈无果后,单方面后撤20公里。1960年,我国又采取了不巡逻、不开枪、不演习一系列忍让措施。

但印度把我们的忍让当作怯弱,变本加厉地进攻我境内,并无耻提出12.5万平方公里领土(相当于福建省)要求,并加速入侵步伐,到1962年8月底,印军在中国境内部署了100多个据点,这是真正欺负到家了。

中国该说的都说了,该做的都做了,已无退路,已忍无可忍。寸土不让,寸土必争!从战争中一路走过来的中国人不怕打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打的过程

张国华,时任西藏军区司令员,这位开国中将绝非浪得虚名。

“打得赢,请主席放心,我们一定能打得赢。”当毛泽东问他“打不打得赢”时,张国华的回答斩钉截铁。

1962年10月20日7时30分,解放军向入侵克节朗的印军发起反攻,仅用两个小时攻下第一个据点,13个小时后,此役告捷。

在短短一个多月时间里,张国华指挥的两次战役和一些零星战斗都取得了胜利。重要的是,在和平时期取得了作战的经验。战后,许多战斗骨干被输送到其他部队。1963年,张国华还根据毛泽东的提议,为中央警卫团抽调了12名参加过战斗的连排长。

整个战争包括以下主要战役:1.西山口之战,这是战果最辉煌的一场战役,全歼印军3个旅,打死俘获印军准将旅长豪尔·辛格以下官兵5200余人。2.瓦弄之战,共歼灭印军1200余人。3.里米金之战,拔除印军据点16处,占领里米金、梅楚卡、更仁等地,歼敌一部。4.都登之战,共歼印军12人。5.班公洛之战,清除了西段入侵印军的所有据点。

1个月后,11月21日,我国主动停火、主动后撤,还主动将缴获的武器、军车和军用物资交还印方。1963年还释放了3900名印军俘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结果咋样

KO!我军绝对是全胜:战争中,歼灭印军3个旅(第7、第62旅、炮兵第4旅),基本歼灭印军3个旅(第48、第65、第112旅),另歼灭印军第5、第67、第114、第129旅各一部,毙伤印军第62旅4885人,俘印军第7旅旅长达尔维准将以下3968人(其中校官26名、尉官29名)。同时缴获飞机、坦克、汽车、加农炮、榴弹炮等武器装备。

我方损失:中国边防部队阵亡722人(其中军官82名、士兵640名),负伤697人(其中军官173名、士兵524名)。

需要说明的是,那时中苏关系破裂,赫鲁晓夫在中印正式动手之前一直拉偏架,之后,苏联出武器装备、出专家顾问,而美国为挽回在朝鲜战争失败的颜面,联合英国等北约国家对印军进行大量援助。正是因美苏的大力支持,尼赫鲁才有恃无恐,公然入侵我国。但没有想到的是,印度竟然如此不堪一击,印军被我军打出心理阴影。经此一战,打出了中印边境近60年相对稳定局面,为我国后来的快速发展营造了安定的周边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