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中国周围,加强远程打击能力的行动依然没有停止,在将提丰中程导弹发射系统部署到菲律宾,威胁我国华南地区的经济腹地之后。最近又开始讨论扩大陆基中程导弹的部署范围,在日本也部署提丰系统,并开始论证在韩国部署核武器的可能,要对中国展开一个中程武器的包围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计划进一步增强中国周边的陆基中程导弹部署

美国人现在的打算是很明确的,就是利用陆基中程导弹海外部署的政治属性,来增强其相比于空基,或者海基远程打击力量的生存性。在美国人的想法当中,出动空军对我国纵深进行打击,那要面临我们远程歼击机配合加油机的前出拦截;要出动海军舰艇,那要面对我国的远程反舰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将陆基中导部署在菲律宾或者日本,那在这两个国家,不随美国一起宣战的情况下,这些发射车可以利用公路网进行机动生存,避免被我国先发制人解除武装。并在最关键的时候,对高价值目标展开打击。

作为冷战时代走过来的老玩家,美国对如何利用国际政治因素,利用中导的政治属性为自己谋取利益,是算的非常清楚的。对我国来说,美国通过部署提丰系统增强的打击能力虽然不多,但却因为其部署的特殊性,要消耗我军大量的侦察监视与快速打击资源,也增加了我们的防空拦截压力。

毕竟从政治压力的角度考量,在美国介入武装冲突,而日菲没有跟随宣战的情况下。对日本或者菲律宾国土上的美国设施,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可能涉嫌国际法问题,是必须要慎重的。

但美国人要扩大在亚太部署陆基中程导弹的规模,威胁的就不止有我国了,将提丰系统与战斧以及标准-6等导弹放在日本,同样会威胁到俄罗斯在远东的航空工业基地,水面舰艇母港,以及核潜艇基地。所以对美国这种升级地区态势,凭空加剧军事威胁的行动,俄国人的反对也非常激烈,而且也做好了一切回应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日前就在记者采访时明确回应。如果美国在亚太或者欧洲部署陆基中程导弹,给俄罗斯制造威胁,那俄方就将不得不做出回应。而对于回应手段,拉夫罗夫的态度也非常明确。

一方面,美军部署中导,是悍然撕毁了美俄两国之前签署的《中导条约》,所以俄罗斯也不会继续对自己的中程导弹加以限制,而是会同等的部署中导,作为不可避免的手段。而俄罗斯国防部前不久,也放出了试射新型弹道导弹的视频,其中出现了一款明显比伊斯坎德尔M更大更先进的导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罗斯宣布考虑采取核遏制措施,应对美国部署陆基中导的威胁

另一方面,俄国人也摆出了以强对强的态度来,在谈到部署中导的同时也表态,不排除在核遏制领域,采取额外措施的可能性。俄罗斯这是在说,将会把美国在日韩或者欧洲部署的核武器,视为合法的核打击目标。不排除为了保证安全,使用战术核武器,打击这些美国导弹阵地的可能,同时也准备好增强自己的战略核力量,做好核实战全面升级的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起我国,与美国打了几十年冷战的俄国人,确实还是更有应对中导这种政治武器的经验,能够一下子掐住美国在盟友领土上,部署中导的关键政治问题。

美国想在盟友领土上部署陆基中导,是想利用我们不愿意承担主动先手打击这些国家的政治成本,给我们制造麻烦。而俄罗斯一方面表示自己也要部署中导,另一边又拿出核大棒来,表示不排除使用核遏制措施,那就是将政治成本的皮球踢回给美国。

俄国人是在明确的告诉日本人,或者东欧一些蠢蠢欲动的美国傀儡。如果要与美国战车捆绑,就要做好付出代价的准备。俄罗斯不将这些国家视为对等的对象,而只考虑这些国家领土上部署的美国远程武器,会给俄罗斯制造的威胁。如果美国在你的领土上,部署了能威胁我们战略目标的导弹,就要做好被装有核弹头的中程导弹突袭的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罗斯的这个表态,实际上是要让日本等国,面对现实的核压力的时候,反向对美国人施压,逼迫美国撤走自己的中程导弹。是一种以战术核升级,换取常规威胁降级的操作,是相当典型的核博弈案例。

美国可以不在乎自己的盟国被核打击的风险,但日本政府、欧洲政府,面临着国内民众压力,不能不考虑政治问题。为了不丢掉民意支持与选票,他们只能反向的去避免自己的国土,成为美国部署中导的基地。

这种直接的核升级威慑带来的压迫力,确实是常规手段回应所不可比拟的。对日本民众、对菲律宾民众来说,美国在我们领土上的军事设施,被敌对国家的常规导弹精确打击摧毁了,与美国在我们国家的基地被核轰炸了,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会给政府带来完全不同的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别忘了,当年美苏之间,之所以能够签署中导条约,那就是西德、荷兰、比利时等欧洲国家,不想沦为美苏核实战的战场,不想两个强国将欧洲变成核废墟。而俄罗斯人现在又同样的将这一套招数拿出来,虽然这一套东西很陈旧,但博弈的逻辑毕竟没有变,这一套依然相当好用。

在这种涉核大国博弈上,俄国人的操作还是非常老练的。从英俄大博弈到美苏冷战,再到今天的长期大国对抗经验,确实也给我们很好的演练了一遍,核大国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手段,来回应和对抗对自己战略目标的远程打击威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国人拿出这一套以更强硬的核升级,对抗美国强硬的抵近部署陆基中程导弹的方式,是美国人切实能听懂,也切实会起到作用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罗斯的应对方式是一种值得参考的有效思路,但并不适用于今天的我军

当然,我国目前的核能力建设,尚且不支持采取与俄罗斯类似的,以中导对中导,以核升级遏制核升级的对抗方式。这主要是我国过去长期以来的核能力建设,以及核学说发展所决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罗斯与美国之间,从冷战时代开始,在核能力上就是地位与能力相对等的对手。即使在条约时代,俄罗斯的核实战能力要长期的弱于美国人,但其对等的核武装,还是得到了有力的维持。

这意味着俄罗斯有丰富的,可以不断可控对等升级的核手段,有大量的战术核弹头可用,也有一系列用来进行战术核升级的装备;在核学说与核战役规划上,有大量的可用预案。

而中国的核武库建设,长期与美俄都是不同的,与美俄各自建设的具备对等核能力,可以通过不断可控升级方式,打核实战的武库相比,我国的核理论与核武装,都是围绕着最小核威慑来建设的。只保留极少量的,专门用于核报复的战略核力量,缺乏直接的核升级与核实战的能力,也没有配套的核学说与核战役理论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军最近几年,虽然显著强化了自己的核能力,但这也并不意味着我军在建设自己的核实战能力,更不要说我们还缺乏美俄这样的成体系的核武库,整个核武库仅有三款战略弹头,那是远远不够的。

但从长远的未来看,我们出于遏制美国核冒险,防范美国核升级的考量,肯定会完善自己的能力。届时俄罗斯过去几十年积累下来的博弈经验,必然会成为我们最好的教材。

放在今天来说,我们依然还是要考虑以常规军力,在战时后发先制地解决美国这些陆基中导的威胁。防止美国总数虽然不大,火力通道虽然不多,但可能很关键的陆基精确打击力量,给我们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建设对等核能力,以战术核武器回应中程导弹的同时,我们也得注意到,中导威胁的一大特点,是其战区性与打击突然性。美国在菲律宾在日本部署中导,是将快速打击精确打击能力,架在了我们的脖子上。除了传统的中导条约式的博弈,我们也还可以选择古巴导弹危机式的博弈,将快速精确打击能力,也放到美国的脖子上。

这当然不是说要把东风-26放到古巴去,那对我国来说不是个合适的前沿支点。而是说要通过海空军力量的活动,让美国明白,我国同样有水下的或者天空中的利剑,也在距离美国本土1000公里的地方,随时能快速而精准的将导弹,投射到加州、德州、纽约等美国核心。而这种能力与核能力一样,也是我们未来几年里会去重点构建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美国中程导弹执行战略任务的可能,单纯的以核导制中导,以核升级方式换取常规降级,对美国这样越发缺少政治底线的国家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战术核武器归根到底,打击的还是美国的盟友目标。

而美国现在,摆明了是一种用盟友的土地吃核弹,换对手的核能力下降,是血赚不赔的事。在美国的核道德不断降低的当下,只有让美国感受到类似古巴导弹危机,但又更具灵活性和生存性的威胁,将快速打击能力又一次架在美国的脖子上。才是真的对美国在亚太部署中程导弹的行为,足够的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