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汉室衰微。整个天下虽然名义上还是汉室的江山,但是实际上却早已被曹、孙、刘三家瓜分了个干净。在这三家之中以曹魏的势力最为雄厚。

建安元年,曹操在郭嘉和荀彧的建议之下,将汉献帝迎到了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天下大势彻底落到了曹氏家族的手中,整个大汉王朝的命脉也握在了曹操一人之手。

建安二十一年五月,在一众文臣武将的威逼之下,汉献帝被迫下诏进曹操为魏王,自大汉建国以来,异姓不得称王的祖宗之法就这样被打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曹丕篡汉,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在古代,如果一个人因为突出的功绩被封王封侯,在他死后,他的后辈儿孙也可以世袭这个爵位。建安二十五年,曹操于洛阳病逝,临死之前他将自己的后事全权交付给了曹丕。

不过,在未经汉献帝同意的情况下,曹丕世袭了魏王的爵位。世人虽然多将曹操看为奸雄,与刘备相比,民间将曹操看作是汉室的奸臣,但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曹操的能力是值得认可的。

曹操死时,整个天下还是三分的状态,曹丕作为曹操钦定的接班人,必然是被寄予厚望的。他承继魏王之位后,在朝中文武官员的极力推举之下,开始谋划篡汉自立之事。

诸多势力的多方逼迫之下,汉献帝不得不在建安二十五年的十月,将皇位禅让给了曹丕。曹丕自立不久,孙权和刘备相继自立为王,自此真正意义上的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曹丕此人虽才不如其父曹操,但也是个有才干的人物,当时魏国经过多年的休养生息,实力远超孙、刘两家。再加上,曹魏又有司马懿、许褚、张辽等一干文臣武将的悉心辅佐,当时人们一度认为天下将在曹丕的手中归于一统。

然而,事实总是难料的,黄初七年,年仅40岁的曹丕居然在洛阳病逝了。他费尽了心血才获得了皇位,但上天却仅仅只给了他6年的时间,来享受自己的胜利。

据说,曹丕在接受禅让后不久,身体就每况愈下,经常会咳血至深夜。古代人的平均寿命虽然并不长,但那也是因为医疗水平和生活水平低下的原因所致,这两个因素在曹丕这里却并不成立。

其父是权倾朝野的魏王,曹丕的生活水平可想而知,哪怕不是非常奢靡,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医疗水平则更不用说了,曹操对自己的数个儿子都是非常疼爱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了这份疼爱,宫里的御医对几位世子身体的调养,必然是十分尽心尽力的。既然如此,曹丕为何会短命呢?根据《资治通鉴》的说法,曹丕之所以会如此短命有两个主要原因。

曹丕短命的原因——不守孝道

曹丕在篡汉自立后不久,为了长相皇恩浩荡,率领大军来到了老家樵县。功成名就了想要荣归故里自然是无可厚非的,想当年汉高祖刘邦在建立了大汉之后,也曾率部返回沛县告慰百姓。

哪怕是在现代,也有许多的人功成名就之后也会选择回乡炫耀一番。然而曹丕的此举却引来了许多人的不满,究其原因是古人对孝道的重视。

在中国古代,无论人子官至几品,如果家中父母有一方去世了,则必须辞官回家守孝三年。曹操于建安二十五年去世,曹丕守孝尚未满一年,就率军回乡大肆告慰百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军自洛阳到樵县,沿途之上全行皆是寻欢作乐之事,哪里还有一丝对其父曹操的怀念之心。到了樵县之后,曹丕更是下令搭建戏台,在樵县与百姓一起欢庆了一整天。

不遵孝道、不守人伦,可以说是一种“天谴”吧!当时,曹丕可谓得意忘形到了极点,然而物极必反,此时的曹丕可能并没有意识到大祸将至。

如果说这个只是道德层面对曹丕的谴责,那么,真正造成曹丕短命的恐怕就是下面的这条原因了。

曹丕短命的原因——色是刮骨刀

曹丕接受了汉献帝的禅让之后,一向隐忍、冷静的他,居然提出要将汉献帝的两个女儿纳为自己的妃子。色是刮骨刀,太过沉迷酒色,自然对人身体健康是非常不利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世说新语》的记载,曹丕在曹操去世后不久,便迫不及待地接纳了曹操的后宫。有一次曹丕生病了,他的母亲前来探望,进到他的房内后,她发现曹丕虽然已经病重,但是身边却依然有不少美女在伺候。

这些美女皆是当年曹操宫内的女眷,其实曹丕之所以在行事如此放肆,很大一部分原因与早年的压抑有关系。当年,为了获得父亲的喜爱,曹丕不得不选择隐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