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界面新闻报道,6月11日,民政部就“儿慈会人员骗取患儿家长千万元钱款”事件发布通告。通告称,经查,柯某孝曾作为患儿家长接受过儿慈会救助;从2022年11月起参与儿慈会9958儿童大病紧急救助项目(以下简称9958项目)廊坊救助站相关工作。2023年6月至8月,柯某孝私自以“儿慈会9958项目”的名义向患儿家长筹集资金,骗取患儿家长钱款近千万元。2023年9月,因涉嫌诈骗,柯某孝被采取强制措施,目前案件已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着慈善的幌子,骗取患儿家长近千万元的钱财,此案要远比普通的金钱诈骗案更加恶劣。两个细节尤其令人愤怒。其一,柯某曾是一名患儿家长。可怜天下父母心,孩子得病,最痛心的就是父母,因为有同样的不幸遭遇,柯某原本应该对其他患儿家长有更多的同情心,但他却利用这种的身份,骗取家长的信任,可恨之极。

其二,这些上当受骗的患儿家长,之所以轻信,除了柯某是儿慈会的相关工作之外,更大的原因是,他们因为照顾孩子经济上陷入困顿,急切地想投资柯某编造的所谓项目增加收入。一场骗局,让这些家庭遭受了心理和经济上的双重打击,更让他们的生活雪上加霜。

这起案件已经过去一年多时间,但引起的舆论争议却从未停歇。公众对公办慈善机构有着极高的期待,此番儿慈会身陷“诈捐门”,无论是对慈善机构本身的公信力,还是对公众心理,都是巨大的冲击。从民政部的通告来看,虽然这起案件是个人行为而非官方行为,但儿慈会显然不能置身事外。柯某曾长期参与儿慈会旗下儿童大病紧急救助项目相关工作,且在儿慈会的官方公众号上,还曾有对柯某的专门介绍,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身份背书,大量患儿家长才会对柯某的项目深信不疑,投入大量金额甚至借债参与其中。此外,柯某能精准诱骗受害者,与他是儿慈会的工作人员,能接触到内部信息同样有着直接的关系。

公信力对于慈善机构而言,既是底线也是生命线,没有公信力,慈善机构就没有存在的任何价值。也因此,对每一起涉及公信力的丑闻,都要有刮骨疗毒的决心和魄力。通告中明言,此案暴露出儿慈会内部管理不规范、9958项目操作违规等问题。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民政部对儿慈会作出停止活动三个月的行政处罚,将其列入失信名单。同时,相关负责人被责令罢免职务,儿慈会副秘书长、9958项目负责人王某因涉嫌职务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这一套组合拳果决凌厉,令人拍手称快,也是对负面新闻缠身的公立慈善机构最好的救赎。有问题,该 面对的就要面对,回避不是办法,这样只会让问题越捂越大,以至尾不掉。更重要的是,慈善事业离不开全社会全体民众的支持,公众完全有理由要求给一个交待。

处罚当然不是结束,更不是最终的目的,维护慈善机构的公信力,离不开公开、透明的运作机制,也离不开高效、可监督的管理模式。就此案而言,虽属极端个案,但折射出的问题却带有普遍性。比如人员管理的混乱。柯某属于典型的心术不正,但却长期在儿慈会任职,甚至还曾荣获儿慈会颁发的“最佳领导力奖”,这究竟是他工作能力强,还是升财有道?再比如,9958项目原本是为儿童大病紧急救助而设,意义重大,但在现实操作层面却严重变形,给了柯某等人可趁之机,这是否又涉及到内部的政绩考核,以资金和利益为导向,从而背离了初心?

慈善事业是社会救济的重要力量,无数家庭因此受益。痛定思痛,我们给儿慈会以时间,也希望重归之后,儿慈会能给公众以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