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刚刚结束,大家的关注点也从考题内容逐渐转移到考试成绩上。待到月底公布分数后,难免会几家欢喜几家愁。

现代高考,是由多学科的主观题和客观题搭配而成,其成绩可以相对真实地反映一个考生的日常学习水平(不排除发挥失常的个例)。但古代的科考总体都是文科主观题(写文章),影响成绩的意外因素就比较多一些(比如考生的身体状态以及主考官的个人喜好),很容易出现“平时学得好但就是考不上”的情况。这一情况,在乡试(考举人)和会试(考进士)中都不乏其例。

在乡试层面,胶东历史名人王懿荣的例子就相当典型。作为书香门第之后、金石研究专家(后来发现了甲骨文),王懿荣的学问水平毋庸置疑,但他考举人的过程却相当坎坷。根据记载,他前后八次参加乡试,从十八岁一直考到三十五岁,才获得了举人资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这段坎坷经历,《王文敏公懿荣年谱》中有比较详细的记录(共提到了八次乡试中的五次),现就摘选出来,以飨读者。

王懿荣第一次参加乡试是在同治元年(1862年),当时他虚龄十八岁。年谱称:

“公应本年顺天乡试(注:当时其父亲在兵部任职,王懿荣跟随在京读书,可以参加顺天乡试)。房考官许涑文先生得公卷奇之,以北元请于主试者,未获允,而涑文先生遂不以一第争,坐是报罢。”

也就是说,十八岁的王懿荣已经在学问上崭露头角,得到“房考官”(同考官)的赏识,本来有机会一举成名。但主考官却有不同意见,王懿荣最终名落孙山。

值得一提的的是,王懿荣虽然没有考中举人,但在同治三年却因妻子家族的照应(捐纳)而得到了签分户部为官的机会。此后,他一边当着小京官,一边继续参加顺天乡试。可惜同治三年、同治六年、同治九年的顺天乡试,他均铩羽而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治十二年(1873年),年已二十九岁的王懿荣,再次踏入考场,这次虽然也没有考取举人,不过却得到了列为附榜第一名(副贡生)的安慰。年谱称:

“是年秋,公应顺天乡试,中式副贡第一名。”

两年之后的光绪元年(1875年),新帝登基,朝廷加开恩科乡试,王懿荣再次参加,却又未考中。年谱称:

“(公)试顺天恩科不第。”

次年(光绪二年)的顺天正科乡试,三十二岁的王懿荣再次落榜,他的原配妻子黄夫人因此也备受打击。年谱称:

“光绪二年,秋试又不第。公试东北闱至此凡七次报罢。黄夫人伤之甚,每于重阳放榜日夜半闻街衢有唱卖题名录声者,辄以被蒙头曰:‘此声凄凉,与秋风并厉,不可闻也。’”(注:黄夫人此时已久病缠身,次年不幸去世,享年三十七岁。)

三年之后,已经三十五岁的王懿荣第八次踏上顺天乡试考场。这次,他终于迈过举人这道门槛。年谱称:

“光绪五年己卯,公应顺天乡试,中式三十一名举人。”

历尽千辛万苦考中举人后,王懿荣下一步考进士的过程倒是顺利得很。就在一年之后的光绪六年,王懿荣应会试联捷,殿试二甲第十七名,赐进士出身。朝考一等第三名,授翰林院庶吉士。这个成绩,才应该是他真实水平的体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