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天凌晨,苹果召开了WWDC大会。在这个大会上,苹果发布了自己的人工智能体系,名为“Apple Intelligence”,没有什么AGI的宏大叙述,AI全部落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

其中的AI功能没什么可说的,最大的惊喜是,我们看到了OS(操作系统)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巨大潜力。

一方面,苹果几乎把所有终端用户的 AI 工具全部在系统层做了,没有给 AI 创业者留什么发挥的余地。

另一方面,苹果OS系统证明了无与伦比的生态位,不仅掌握模型分发的权力,还能打通自带软件的所有个人数据。

过去,尽管ChatGPT的底层模型能力足够强大,但是受限于生态和数据方面的劣势,ChatGPT距离AI Agent还很远。而苹果为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可能:

掌握了OS,就等于掌握了软件、模型和终端数据,可以整合所有个人端设备数据,训练出帮助用户安排一切的AI Agent了。

至少从目前看,相比OpenAI大模型,OS+硬件更有机会演进到AI Agent的形态。按这么来看,未来通用Agent 只剩一种,就是OS Agent,创业公司的Agent机会只会存在在垂直行业里。

AI工具的集体阵亡‍‍‍‍

看完苹果WWDC大会,很多人都有一个感觉:苹果什么都没做,又把什么都做了。

从功能上看,苹果把几乎所有苹果系统的原生应用,如相机、日历、浏览器和电子邮件等,都用AI加强了一遍。但好像又没什么新意,这些功能很多AI创业公司也在做。

这事看上去没什么大不了的,但仔细一想,这里头其实大有说法。自打大模型出来后,很多AI创业公司的方向就是把原来细分功能AI化,比如AI邮件、AI日历等等。

现在好了,苹果一下子几乎把所有终端用户的 AI 工具给全部在系统层做完了(文本生成优化、图片生成、用户数据检索、动作执行、关联问答等等),自己模型搞不定的再对接 ChatGPT。

一前一后,完成了没有替换成本的体验升级,根本不给 AI 创业者留什么发挥的余地。

不仅如此,苹果还开放了API,让更多第三方开发者接入这个高度整合的体系。苹果的意思再清楚不过了:

这些事儿你们别干了,如果非要干,那就跟我干。

说到底,底层操作系统做AI,优势实在是太大了。它不仅拥有所有深层次的IOS的APP接口,具备全量调动AI Agent的能力,还没有任何替换成本。

找到通用Agent的可能‍

在苹果发布会前,很多人都有一个判断:大模型就是AI时代的“操作系统”。但在这次发布会上,这个观点被证伪了。至少到目前为止,OS公司仍然是这个产业链真正唯一的“神”,甚至价值还会被进一步放大。

今天,苹果正式宣布了与OpenAI的合作,但同时又表示,ChatGPT不会是唯一一个和苹果合作的大模型公司,它准备整合多个AI外部模型,避免用户需要在不同App间切来切去。

这事最大的意义在于,明确了模型和OS的生态位。

大模型厂商只是模型服务供应商,苹果这样的OS公司才最终掌握着模型分发的权力。别看现在OpenAI一家独大,后面随着模型进步速度放缓,各家模型能力开始趋同,OS公司在模型分发上的话语权将进一步提升。

OS进、模型退的局面,不仅体现在生态位,还有对于终端用户数据的所有权。

理论上,基于大模型,最高效的信息处理方式一定是模型能够处理一个人所有信息。从用户交互层面看,OS能够跨设备,跨应用,数据更全面,距离用户更近,最能够理解用户。

而如今,苹果就具备了这种可能性。苹果的高级副总裁Graig表示,Apple Intelligence另一个深刻影响,就是它能跨多个APP执行操作,而且它所需工具的各种资源就在你口袋里常用APP中,Apple Intelligence能取用这些工具。

也就是说,苹果利用AI打通了操作系统自带软件的所有个人数据。苹果完全可以整合所有个人端设备数据,训练出帮助用户安排一切的AI智能体了。

相反,大模型厂商则距离终端用户数据越来越远。

按苹果的说法,处理 AI 工作时,苹果会优先使用设备上内置的大模型,这样数据完全留在本地。如果要用到云端模型,就会调用私密云计算,只把与任务相关的数据发送到云端处理,并强调数据不会被储存,甚至连苹果自己也看不到这些数据。

这意味着,大模型将无法调用设备终端的数据,只能局限在很有限的线上场景,而不是本地化数据场景。

现在来看,大模型的出现,更像是给OS公司做“嫁衣”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App蓬勃加上缺乏跨应用和数据的协调机制,形成地方割据以后出现App级的平台入口。但现在大模型等于提供了一种协调机制,OS权力将变大,而平台App则会被削弱。

固然,现在OpenAI的模型很强大,也在不断往应用端走,但由于没有合适的终端数据场景,实现通用Agent终究不过是镜花水月,相反掌握着数据、模型、软件的OS+硬件才更像是通用Agent的最终形态。

如果按这个逻辑把视线放到国内,微信的故事似乎也远远没有结束。某种程度上说,微信不就是一个某些方面更强大的iOS。

文/林白

PS:如果你对AI大模型领域有独特的看法,欢迎扫码加入我们的大模型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