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ChatGPT每天耗电已达50万度,年耗电约1.8亿度。据称未来谷歌人工智能搜索引擎,每天需耗电2700万度,年耗电约98.6亿度,超过三峡年设计发电量(882亿度电)的1/10。所以,人工智能的基础是算力,而算力的源头是电力,是能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吹嘘ChatGPT和Sora的人大部分都是卖课卖软件的。之前,我公司小年轻也用这玩意写材料和出图,速度倒是快。但这玩意搞出来的东西一旦跟客户见面,就会大概率被骂成狗屎,为啥?
​主要是它没法搞定细节,糙得不得了,而细节恰恰又是魔鬼,很多时候只能意会,不可言传,没办法提炼成文字和语言输入给AI。初步意象阶段,客户不咋抠细节时,还可以糊弄过去,一旦进入实质论证阶段,就会挑出一堆毛病,然后就会被骂成一坨狗屎。
​那这玩意到底有用没?有用,但有限!幻想把客户当傻子的后果,就是把自己变成小丑。所以,我们现在基本禁止使用这玩意搞事,但还是有员工偷奸耍滑,几十分钟搞出来的东西,他能假装摸鱼一两天。
​现在,有些打工人也跟着别人吹嘘这玩意,他们就不想想,这玩意如果真的那么有用,公司还要他们干嘛?这不是砸自己饭碗吗?
​其实,在一个人人都使用ChatGPT和Sora的时代,这玩意就没法成为捷径,也没法获得额外收益。只有卖课卖软件的人可以赚得盆满钵满,吃得满嘴油。这玩意有点像淘金,真正发家致富的是卖铲子和开饭店的。
​别扯什么喂数据喂图片,喂得再多,也是养不熟的“狼崽子”,因为模型本身就是个搜索引擎,是没有逻辑思考能力的。所以,它就是一只“鹦鹉”,可以学习人类语言,却没法创造语言。它就是一面“铜镜”,可以照出人影,却模糊不清。
​其实,像ChatGPT和Sora这种“通用大模型”,远未达到所谓的“颠覆性”。如果说这玩意也能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那无疑是对前三次工业革命的极大侮辱,但美国人似乎对“通用”情有独钟。
​所以,美国有通用公司,甚至还有F-35这种海陆空三栖通用的怪物:F-35A陆基型、F-35B垂直起降型、F-35C舰载型。根据美国防部所公布的资料,F-35战机存在800多项设计缺陷,日常摔得跟王八蛋似的。
​比如5月28日,一架刚出厂的F-35B战机,本打算飞过去跟美国海军陆战队搞交接,没飞多远就在新墨西哥州摔了。
​歼-20战机就不像F-35那样花心大萝卜,而是专注于进攻做“尖刀”,并非防御做“盾牌”,讲究快准狠。所以,歼-20自服役以来,从未出过摔机事故。这就是“专用”与“通用”的区别,欲望太多,纵欲过度,必有灾殃。
​其实,人类社会最终是会走向人工智能的,关键就在于走向啥样的人工智能,以及由谁主导的人工智能。
​目前,中美人工智能基本走向了两条不同的道路,中国的人工智能更注重于“专用”,并兼顾“通用”。美国人工智能则更注重于“通用”,甚至只顾“通用”。
​我们主要“专用”于工业工程领域,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工程施工、气象预测和交通运输等领域。这些领域都必须以客观数据为基础,来不得半点弄虚作假。
​所以,它的AI算法既简单又直接,只要长期投喂基于客观实践的大数据,就能训练出比较靠谱的专用大数据模型。
​比如黑灯工厂、无人采矿、无人码头和无人驾驶等。上海洋山港就是人工智能的典范,自建成投运以来,凭借智能管控系统的运算和科学调配,装卸效率大幅提高,不断刷新装卸纪录。
​美国主要“通用”于服务业,广泛应用于金融交易、聊天写作、媒体舆论、视频图像和代码补全等方面。这些领域大多以主观数据和图像为主,随机性较强,啥意思呢?
​相当于“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问题是谁能保证别人能懂你的“哈姆雷特”?也许,你眼里的“西施”就是别人眼中的“东施”,压根就不具备“一般性”,更没法普世,这也是我们被客户骂成狗的根本原因。
​其实,最早对世界普及人工智能的就是好莱坞。他们拍了一堆关于人工智能的电影,从《黑客帝国》《西部世界》《星球大战》到《终结者》《银翼杀手》《机器总动员》,再到《攻壳机动队》《机械姬》和《仿生人妻子》。
​好莱坞一直在给人工智能开上帝视角,宣扬人工智能将掌控人类和未来,几十年如一日编织关于人工智能的信息茧房,制造人工智能恐惧,试图阻止别人进入人工智能领域,效果如何呢?
​说实话,效果还不错!我们确实没有专注于用人工智能拍电影和搞金融,而是将其大量应用于工业和工程领域。也许,这才是人类最大工业国所该有的样子和未来。
​美国则高举ChatGPT和Sora奔向好莱坞和华尔街,引领美国在去工业化的道路上撒丫子狂奔。现在,他们正在用AI编撰虚幻的史诗,用AI概念炒作虚幻的股市。未来,人工智能必将让美国优先和再次伟大,优先让美国掉入更加伟大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