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这座被花海环绕的四川工业城市,以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著称。然而,令人费解的是,攀枝花机场的客流量却始终未能达到预期的繁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2024年3月最新客流数据为例,攀枝花保安营机场的客流量仅万余人,航线也仅有三条,与新晋的阆中古城机场不相上下。这不禁让人深思:为何攀枝花机场如此冷清?

其实,这背后隐藏着机场建设之初的先天不足。攀枝花机场坐落于海拔近2000米的高原之巅,四周地形崎岖多山,犹如一片孤悬于云端的航空孤岛。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不仅为飞行增添了几分艰险,也对飞行安全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因此,攀枝花机场因起降难度高、天气状况变幻莫测而被业内戏称为“航母机场”。这些不利因素无疑增加了航空公司的运营成本,也影响了旅客的出行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攀枝花机场因其复杂地形和多变的气象条件,被誉为是中国最难飞的机场之一。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攀枝花市曾计划对机场进行迁建。自2017年起,迁建工作便如火如荼地展开,经过多年的深入研究和精心筹备,初步确定了仁和区平地镇西北侧双龙潭为预选场址。这个场址距离市区约37公里,看似是一个较为理想的选址地点。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到了2023年,攀枝花市交通运输局却宣布终止了迁建研究论证工作。官方在回应网友关切时表示,这一决定是在对双龙潭场址和晏家山场址进行了长期、反复、科学的论证后作出的。经过深入评估,这些场址的综合条件并未明显优于现有的保安营机场,因此决定不再继续推进迁建项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攀枝花市正将重心转向保安营机场的改扩建工作,力求通过提升机场的运输服务保障能力,来破解当前的困境。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攀枝花机场将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连接四川与世界的重要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