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党纪学习教育

编者按:2024年1月1日,中共中央印发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决定从今年1月1日起施行。此次修订的《条例》与2018年修订的《条例》一脉相承,是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适应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对全面从严治党、加强纪律建设的再部署、再动员。新修订的《条例》,充分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以贯之、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条例》修订的每一句话、每一字词,背后都是近年来我们党强化正风肃纪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都是我们党管党治党的实践再提炼、经验再概括、认识再深化。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条例》,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对照《条例》的修订内容,围绕六大纪律,选编系列案例,以案释纪、以案明纪,和广大党员干部一起通过学习了解《条例》修订背后的全面从严治党故事,切实增强学习贯彻《条例》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本期将继续选编违反廉洁纪律的案例,和广大党员干部一起通过学习了解《条例》修订背后的全面从严治党故事,切实增强学习贯彻《条例》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16

典型案例故事

违规吃喝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四川省纪委监委通报,某轻化工大学武装保卫部部长封某违规接受有业务关联的合作商、下属单位安排的宴请和娱乐活动。在担任某轻化工大学后勤管理处处长、后勤服务总公司总经理等职务期间,封某于2019年先后2次参加该校某校区特色餐厅合作商安排的宴请和娱乐,相关费用由合作商支付。2020年春节前,封某接受该校某校区后勤服务总公司饮食中心邀请,参加该中心以团年名义违规组织的聚餐、饮酒,费用由该中心以虚报低耗品品名和数量方式套取公款支付;2020年下半年,封某在该校某校区检查工作结束后,参加该校区后勤服务总公司饮食中心负责人安排的聚餐、饮酒和娱乐,相关费用由该负责人私人支付。2023年3月,封某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编者点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点评】:

违规吃喝被人民群众称为“舌尖上的腐败”,是“四风”问题中最容易发生、最容易败坏党的形象、最容易带坏社风民风的典型问题之一。年初,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对专项整治违规吃喝作出部署,强调要严查“吃公函”、“吃食堂”、“吃老板”、“吃下级”等问题,坚决防止金融、国企等单位公务接待“特殊论”,深挖不正之风背后的请托办事、利益输送等腐败问题,细查腐败背后的享乐奢靡等作风问题。

从近年来中央纪委通报的案例看,党员领导干部由风及腐的问题依然较为突出,尤其是违规吃喝衍生出的一系列问题更应当引起关注。有的党员干部“酒杯一端,原则放宽”,酒前违规收送、酒后违规驾驶,围绕一个“酒”字可能衍生出违规收送礼品礼金、违规吃喝等违反廉洁纪律问题,还可能涉及酒驾醉驾等违法犯罪问题。有的党员干部以吃喝为媒介为商人老板“站台背书”,之后大搞权钱交易,可能衍生出受贿等职务犯罪问题。还有的党员干部以联络感情为借口、以“酒桌”为平台,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等非组织活动,意不在“酒”而在“局”,推杯换盏、觥筹交错间,下位者寻求拓展人脉、找“靠山”;上位者则企图借此培植个人势力、营造“圈子”,这些行为又严重违反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侵害了党的执政根基,必须以零容忍态度坚决查处。此外,在一些公务接待当中还可能存在搞攀比、讲排场、摆阔气,导致餐饮浪费、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问题,等等。

违规吃喝不是简单的一顿饭、一杯酒的事,体现的是党性宗旨,折射的是纪律作风,事关群众对党的信任和信心,绝非小事小节,而是关系党的作风和形象的大问题。2017年交通运输部出台了“禁酒令”,规定系统各行政、事业单位国内公务接待和国有企业国内公务接待、商务接待一律禁止饮酒(包括私人自带的酒类),严禁超标准接待;交通运输部系统举办的各类会议,开展的考察调研、交流研讨、学习培训、检查指导、课题评审、项目验收等公务活动用餐禁止饮酒。

各级纪检组织要继续扭住违规吃喝问题不放松,坚决防止老问题复燃、新问题萌发、小问题坐大,持续深化风腐同查同治,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化风成俗。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清醒认识违规吃喝问题的危害性,自觉同“小节论”“影响发展论”“行业特殊论”等错误思想作斗争,杜绝看客心态、侥幸心理,坚持人情有度、纪法为界,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自觉抵制享乐奢靡之风,净化“社交圈”“朋友圈”“生活圈”,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