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老人不听劝阻,效仿“愚公移山”,一铁杵、一头牛、一牛车,用三十多年,累死二十多头牛,搬两百多万块石头,终于建成一座港口。
“愚公移山那只是神话故事罢了,你怎么还真的相信?”
尽管身边无数人对自己的行为都感觉到可笑,但陈光权仍然坚持着自己的目标一定要在这里建成一座港口。
之所以陈光权会对这件事坚持做三十年,也是因为1986年发生的一件事。
陈光权从小就在海边长大,他的父亲爷爷都是靠捕鱼为生到他这代也不例外。所以陈光权对这一带的海域十分了解,每天会有什么船从这里经过对他来说更是了如指掌。
但在1986年陈光权33岁时的那天晚上海上的风浪很大,正在海边散步的陈光权看到在大海深处有一个若隐若现的光点。因为天色太暗的原因陈光权也看不清那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起初还以为是谁家的渔船,但陈光权又低头看了看手表发现已经十点了,谁家渔船又会在这个时间点且还有这么大的风浪的情况下出海呢?
还在他想着这到底是什么的时候,陈光权就发现随着海浪越来越汹涌那艘像渔船一样的光点好像正在向着自己的这边靠近,没过一会陈光权就看到这这个光点的样子。
那正是一艘渔船,并且体型十分庞大。它被海浪一步步的推向岸边,陈光权看了看发现如果这艘船被推送到岸边一定会撞向自己家的住的渔村。
便连忙朝着村子的方向狂奔,想要将这个消息告知村里的人。但他又怎么能跑得过海浪的速度,陈光权亲眼见到那艘渔船撞向了渔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村子里的几十人也因为这场灾难而丧生。
后来根据调查得知这艘渔船的上面并没有人驾驶,是因为风浪太大的原因被海浪给推了过来。
因为亲眼目睹了惨剧的发生,所以这件事在后面的一阵子一直成了陈光权的一个心结。他认为这次事故之所以会发生除了风浪等自然因素外就是因为村子里没有一个港口,那艘渔船才会脱离船坞漂到海面上最终撞向渔村。
因此,为当地修建一座港口也成了陈光权几十年来唯一的愿望。一开始他向当地政府提出了修港口的想法,但当地政府却表示以那里的地势地貌来讲不适合修港口。
没办法,陈光权在向有关人士进行了咨询后决定自己开干,不管要花费多少时间他都一定要将这件事做好,就这样陈光权在三十年的时间里用牛车一车一车的运石头。
光牛都累死了20头,在三十年的时间里拉了二百多万块石头。
最终凭借陈光权的不懈努力这个港口也终于建成,陈光权的事迹就连当地政府都不敢相信。
因此陈光权也成了村子里受人敬仰的英雄。从意气风发的小伙在到如今两鬓斑白的老人,陈光权从来没有后悔过自己的决定,如今看到每家的渔船都有一个自己的“家”对于他来说这几十年来吃的苦都是值得的。